每当我们开始读史,我们总会说“以史为鉴”,那么我们到底要借鉴什么呢?
从今天的角度来看,在那些被载入史册的事件中,其实我们只是看到了事件的起因,经过和结果,我们并不能深入到那年那时那人的真正选择中。
所以在许右史笔下的这本《分肥游戏》中,作者是通过帝王、权臣、边将和平民的视角,对历史人物进行评析,对历史事件进行还原,以及对当时社会文化的考察,深入剖析了封建社会的运作机制,也揭开了中国古代绵延两千多年的命题——分肥游戏。
可以说,假如历史是一场分肥游戏,权力的精妙之处在于分配,古代王朝历史就是一个大型的分肥现场,而这套规则几千年来一直都没有变化,关键在于我们能够看懂几成。而人性,恰恰是在这分肥的夹缝中不停地遭到淬炼。
01 站在权力的顶端,未必事事都能随心所欲
书中的第一部分,讲的就是古代帝王篇,或许在作者的这些讲述中,我们大概也可以了解到,历史上那些拥有至高权力的人,其实生活也不是想干嘛就干嘛的。
就像一句话说的,“欲戴皇冠,必先承其重”。身居高位的人,虽然少了普通人那些物质上的烦恼,但是他们身上肩负的责任其实并不比普通人轻。
就好像,古代“立长不立贤”这个皇位继承方式,就意味着身为皇帝的长子,从一出生就跟别人不一样,除了有皇位要继承,作为他本人,他也必须要事事优秀,不能丢皇家的脸,不能丢父母的脸,也不能丢自己的脸。这万一要是资质一般,那就是从一出生就意味着不停地被否定。
所以,他也很难。而且在这种继承制下,很多东西考虑的不是这个不行就换一个,而是背后各自势力的权衡。所以,对于一个国家来说,也有点像开盲盒一般。
哪怕是皇帝,在花钱这件事上也从来不简单。并不是说整个国家都是他的,他花钱就可以很随意。所以书中讲到,一个皇帝想要修宫殿,结果没人赞成他,反过来还被数落了一番。他宫里没钱了,最终自己还得想办法弄钱,实在不行的情况下,还养了一个大贪官,最终等到贪官养肥了,再一把把他抓了,财产全部收归国有。
可见,生而为人,我们都是那般的受到限制,不管你是谁,每个人都有每个人身上要承担的东西。其实这样的问题,放在今天我们也同样如此,我们都在用力地活着,谁都很难活得随心所欲。
真正的随心所欲,是明白自己担负的责任,履行好自己的职责,在自己的能力范围内做一些对他人有利的事情。
02 不停地向上爬的人,未必结局都是梦想成真
对于那些身在社会中层或者底层的人来说,翻越阶级可能是他们很多人一辈子都在努力的事情。可是,不停地想要翻越阶级,最终真的可以吗?
对于一些人来说,小的时候出身不好,所以他们从底层开始,要么从军,要么从文,无非就是想要给自己的人生博一次机会。这样的过程是很励志的,然而为何历史上总有那些功成名就却又很快消失在历史中的人呢?
有句话是这么说的,优秀的人最怕的就是“功高震主”,或许在那个时代,每个人都可以找到实现自己人生价值的方式,但是却不能把自己的能力表现得高于他们的统治者。因为只要是个领导,他们都会害怕,他们的能力被底下的人盖过去了。因此,他要么比你更卷,卷到你超越不了。要么就是直接把你踢出局,这游戏不带你玩了。
所以,不管你生活在哪个朝代,你都得清楚地知道自己的人生定位。你只是想建功立业,还是有其他的图谋呢?如果只是想建功立业,光耀门楣,那么这些事做完之后就要学会“身退”。“藏拙”其实也是一门大学问。
03 想要躺平的人,未必都能躺得平
对于那些从来就是与世无争的人来说,有人说,我什么都不想要,我只想要平平安安地活着。其实大多数的人都是这么想的,包括你我。然而,这样的梦想是需要看你所处的社会状态的。
如果你生在太平盛世,风调雨顺,国泰民安,这样的人生理想实现的概率是大一些的。然而,你要是生逢乱世,你想要躺平,估计也很难,因为你连维持一天三餐的能力都没有,还怎么躺平呢?
所以站在历史上平民的角度来说,他们也活得不容易。特别是在遭逢乱世的时候,他们不仅要面对朝廷的苛捐杂税,还得面对那些山匪流寇,还有地方的刁难。很多人想走又走不了,想留又留不下,没人来保障他们的权利,最终结局也是比较凄凉的。
可见,在技术并不发达的古代,想要躺平也不容易。个人觉得,在今天更不容易。主要是今天的社会节奏更快,事物更新换代也快,别说躺平了,就是学习能力慢一点,你都可能被甩出几条大街了。
几年之前我好像看过有人在网上说道,今天的生活压力太大了,还不如回到古代。我也记得当时有人在网上说,按照古代的标准,我们所处的社会阶层,我们可能还不如现代。
所以,关键不在于生活在哪个朝代,只不过,作为每一个历史的参与者,我们需要做的是,你如何在历史中活出你的个人价值。如果历史是一场生存游戏,那么你需要评估的是,以你手头上的筹码,你能够玩到几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