粽叶再厚包裹不住思念,五彩绳再长也缠不住童年


小时候总盼着粽叶飘香的日子,除春节、中秋节外,端午在我心里可是第三大节日。

小孩儿都要戴五彩绳,并在端午过后的第一个雨天,把五彩绳丢进水坑里。

丝线在水中变成“小龙”自己游走,寓意疾病、忧愁随雨水流走...习俗和寓言总是这么有趣。

家家户户门前都要挂葫芦、艾蒿,就像春节贴对联,全员参与,节日气氛一下就来了。

节日没变,葫芦和五彩绳在变。

从圆圆的纸葫芦,到现在亮亮的塑料葫芦和别出心裁的绒葫芦;

从姥姥手里五根颜色各异的缝衣线,到现在的怀匠以心的“五彩长命缕”,在传承中渐渐融入更多现代元素。


彩缕碧筠粽,香粳白玉团,端午节怎么能缺少粽子呢?

煮粽子时,锅中的清水咕噜咕噜翻腾,带出阵阵粽叶清香。

那时候最常见的粽子是大枣白粽,咬一口,糯米的甜香充满整个口腔...

后来,节日没变,粽子种类越来越多了。

北方甜口蜜枣粽、豆沙、果脯粽;南方咸口五花肉、八宝、火腿、冬菇、蛋黄粽...咸甜两大派系相爱相杀。

咸粽组派出C位选手鲜肉粽,凭借油润光滑、肉香浓郁的特点,在粽子大军中脱颖而出。

初见咸粽时内心是抗拒的,但是吃一口就“沦陷”了。

剥开一颗熟透的鲜肉粽,肉香瞬间盖过了粽叶的清香,酱香混合着醇厚的肉味儿。

糯米吸收了鲜肉的脂肪,米与肉交织的香气毫无违和感。



甜粽组派出C位选手豆沙粽,凭软糯口感,豆沙的细腻清香,征服了不少挑剔的嘴。

当你舀起那块沙软似巧克力冰淇淋的豆沙时,总是忍不住想再尝一口。

整个豆沙粽是软软糯糯、沙沙甜甜的口感,作为南北通吃、征服千万人的“大众情人”,经典的口味真的很勾人。



工作之后,公司发粽子礼盒,拿回家自己煮一煮,也算是尝过端午味道。

煮粽子就很简单了,起锅烧水,水要没过粽子。

随温度上升,锅中水开始翻腾,咕噜咕噜地冒泡,15分钟之后,捞出即可。

让它凉一下,拆掉缠绕的线,剥开粽叶,糯米煮熟后的黏汁被拉出一丝丝的“白线”,看起来也很有食欲。



虽然粽子的选择范围越来越广、荷包和五彩绳越来越精致。

但不知道怎么的,粽叶再厚包裹不住思念,五彩绳再长也缠不住童年。


特别提醒:

端午假期拍了拍你,你不要太“放肆”哦~

疫情期间,优先选择空旷、人员较少的户外旅游目的地。

与他人近距离接触、在相对封闭的公共场所,请佩戴口罩。

出行在外,尽量减少触摸公共物品,及时、规范清洗双手;与他人保持1米以上的社交距离,避免扎堆。

做好个人防护,祝大家端午安康~




个人微信号:瓷然说,日更,分享热点事件、分享好物、游行、偶尔谈谈“人生感悟”。

微信中搜索“瓷然说”,期待大家的关注哦~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