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要
扫地僧是人生的至高境界。这是一种无为的求道、无名的存在。想要达到这样的境界,需要智慧,更需要胆量。你要在心中留一个自己的扫地僧,他会教你放下执着,体会更高的人生境界。
正文
人生本无意义,但人们却总想从中找到意义,既然像罗素这样的大师最后都找不到,像你我这样的凡人,又到哪里去寻找呢?或许,我们需要的是换一种角度。对人生的体会往往是一种“当地知识”,也就是说,是在特殊的时间、特殊的地点,和特殊的人物在一起才悟出来的。对我们这一代人来说,金庸古龙的武侠小说成了人生秘笈。我们一起从武侠小说中悟出人生道理。
我给你推荐的书是王怜花的《江湖外史》(这是由作者的《古金兵器谱》和《怜花宝鉴之人物志》两本小书汇编在一起的)。你别看这是一本谈金庸和古龙武侠小说的书,其实里面写满了人生哲理。
1.在被窝里打着手电筒读金庸
这本书的作者是王怜花,原名蔡恒平,是北大中文系的才子。
金庸的武侠小说穿越了文化的荒漠和道德的坟场,为我们输送来依然带着余温的中国传统文化的食粮。从此,我们在心中记下来,有一个地方叫江湖。什么是忠诚,什么是良知,什么是兄弟之间的情谊,当然,还有,什么是爱情的甘苦,这都是金庸教给我们的。
2.人生至高境界:扫地僧
王怜花的这本书之所以奇特,是因为他把两个世界打通了。一个世界是福克纳、萨冈、本雅明、萨特这些文学家、哲学家,另一个世界是萧峰、令狐冲、陆小凤这些江湖豪客。这本书表面上写的是武侠,其实讲的是人生道路问题。这是我们每个人都要面对的问题。美国哲学家威廉·詹姆斯说过,“人的难题不在于他将采取何种行动,而在于他将成为何种人”。
人生无非有三种境界,一种是“看山是山,看水是水”。大部分人只能看到眼前的东西。在很多人看来,这个世上就是功名利禄,写得清清楚楚。我们的老师和父母当年教的就是这个。记得我高考的时候,本来想学考古,被家长一票否决。读研究生的时候,有位叔叔辈的长者语重心长地告诉我,不要学那些虚头巴脑的东西,不如学石油经济学,毕业之后好到中石化这样的企业找工作。他们觉得这才是正常的生活。那么,到了现在,这种情况有太大的差异吗?好像没有。不信,如果你是个大学生,问问身边的长辈,请他们指点一下人生,十有八九,他们会告诉你:考研、考公务员。
再高一点的境界是“看山不是山,看水不是水”。也就是说,有的人是超越于世俗之见的。从某种角度上讲,我们刚刚介绍的罗素,就是这样的人物。他一定要按照自己的想法,过一种惊世骇俗的生活。我们在武侠小说中能够看到更有戏剧性的人物。王怜花曾经很喜欢古龙小说中的无花。无花是古龙的小说《楚留香传奇》中的人物。无花一出场就是个神仙人物,“全身上下,看来一尘不染”,整个就是个艺术品。颜值高、言语妙、武功强,就连最后的结局也是异常“孤洁”。他宁可自尽也不想被别人沾一根手指。过一种超越世俗的生活,有什么不好的呢?有一点非常不好,那就是你会浪费自己的大量的宝贵时间。如果你太过高傲,对尘世的一切都不肯妥协,这样的生活其实是非常拧巴的。当你忙着对抗尘世的庸俗时,其实你已经沾惹了很多肮脏的东西,别人吐的口水、别人倒的污水,都会干扰你的修行,让你疲惫不堪。
最高的境界是“看山还是山,看水还是水”。在《天龙八部》的第四十三回中出现了一个横空出世的神奇人物。这个神仙人物就是扫地僧。
扫地僧是个什么样的人物呢?他没有名字,连少林寺的和尚都不认识他,他很可能是半路出家,在少林寺属于最不入流的干杂活的服事僧,“只剃度而不拜师,不传武功,不修禅定,不列玄、慧、虚、空的辈份排行”。扫地僧身怀绝世武功,还有悲天悯人的情怀。小说里有一对仇家,萧峰的爸爸萧远山和慕容复的爸爸慕容博,仇人相见、分外眼红,他们都想杀死对方。扫地僧先把两个人打到断气,然后再让他们互相用内功化解对方的内伤,经历了一场生死,萧远山和慕容博才大彻大悟,什么王霸雄图、血海深仇,都是身外之物,最终,一切尽归尘土。
在我看来,扫地僧是人生的至高境界。这是一种无为的求道、无名的存在。想要达到这样的境界,需要智慧,更需要胆量。相对而言,智慧更容易,胆量却很难。聪明人讲起人生的道理,无不头头是道,但遇到红尘中的各种诱惑和挑战,能否守住自己的戒律,那就不好说了。但是,你的心中无论什么时候都应该有个扫地僧,那是你虽不能至、心向往之的境界。
零秒思考
1.人生三种境界,看山是山,看水是水;看山不是山,看水不是水;看山还是山,看水还是水。扫地僧就是最后一种境界,看得更广阔。
2.金庸的武侠我亦是喜欢看的,上中学时从射雕到鹿鼎记,读得欢喜,当时觉得文词浅显,易于阅读,然现在再读金庸,只觉文词优美,己所难及,真真蕴含大道理。
3.既然扫地僧为至高境界,究竟至高什么呢?无非是,追求内心的世界,无非参透人生,无非看得透彻。世事洞明皆学问,人情练达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