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篇文章题目的灵感来自于韩雪的演讲《一个积极的悲观主义者》。
我们越来越长大,越来越怕犯错,慢慢的我们就变成了一个不能轻易接受任何改变的保守派,害怕恋爱谈到最后没结婚,害怕努力了不是第一名,明明讨厌一潭死水的生活,可怎么也都没勇气去改变。
我突然想起北岛的一首诗“那时我们有梦,于文学,关于爱情,关于穿越世界的旅行,如今我们深夜饮酒,杯子碰到一起,都是梦破碎的声音”。
我们越活,那些曾经的豪言壮志,奋不顾身,都变成了听天由命和顺其自然,我们不得不承认自己的渺小和无力。可是说实话,我并不喜欢这种状态,在饭桌上,我常常会开玩笑似的说“祝我们长命百岁,大富大贵”,总会引来大家的哄堂大笑。其实仔细想想,也许终其一生,我们都无法富可敌国,无法成为马云那样的人,于是我只能,不求完美,但求落幕无悔,那就尽最大的努力去做一个优质的普通人吧。
我常常会被我的狐朋狗友吐槽和挖苦,因为我有时候特别爱转发一些文章,比如说《20岁的女孩子应该干什么?》,《比如说成为富豪必须要拥有的五种思维》,朋友们好多都叫我“鸡汤果果”,也有的朋友劝我不要看这种文章,怎么说呢,也许是我打游戏没什么天赋,斗个地主都能把豆子输的一个不剩,也许是智商不够,常常觉得打游戏费脑子,当然也可能是因为我懒。
我买的一些书,听名字都觉得特别俗,什么《决定你人生的,不是你的能力,而是你的格局》,《董明珠传》,《邓文迪》等等。我最近看书,也是为了写《简书》,其实我确实算不得什么爱读书的人,因为在好多人看来这是一个特别“装”的习惯,其实有些时候,我真的觉得我看的那些没什么用。我头一次觉得我看的书派上用场,是毕业的时候,我和我室友去一个类似于传销的公司面试,当时负责给我们洗脑的面试官,可能是为了给我们一些刺激,讲了董明珠的故事,凑巧我刚看过这本书,好巧不巧,他讲错了。我当时就觉得这洗脑的人水平太low了。真的,那是除了考试以外,我头一回觉得好像看书也还有点用,当然看的其他的,我其实根本就没记住。
突然想起,之前在《诗词大会》得了冠军却还是要回去送外卖的冠军小哥哥了。其实,一直都没想明白,为什么张碧晨得了好声音的冠军,各种商演不断,各大晚会慈善party出席个不停 ;《明日之子》火了毛不易,他现在好像也还是挺火的。为什么同样都是得了冠军,怎么差别这么大呢?再不济,也应该有商家找他代言个学习机什么的。可惜到现在我还没有看见过关于他的任何广告。
你看,得了冠军的人,都要继续回去送外卖,何况我们呢?
昨天中午吃饭的时候,我看了北大才女刘媛媛的演讲视频《面对不成功的人生》。
她说“人生这么短,我就选择做那种又盲目又热情的傻瓜,永远年轻永远热泪盈眶,永远相信梦想,相信努力的意义”。
“春风得意马蹄疾,一朝看遍长安花”
但是真正春风得意的又有几个呢?
我们保持善良,保持热情,保持积极,竭尽所力做好自己的工作,培养自己的爱好,爱自己的家人,关心自己的朋友,对不如我们的人施以援手,给丧失希望的人一点鼓励……又何尝不是一种优秀呢?
但行好事,莫问前程。
尽最大的努力,做最坏的打算。
又有何不可呢?
最后,引用一句韩雪演讲中的话送给大家
“到现在,我画画的不好,琴也弹的不好,但是没有什么可以阻挡我成为更好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