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外上学,回家的次数变少了,每次回去,必定约上那些朋友。有时间的去,没时间的挤出时间也要去。人也不多,加上自己也就五个人。问去哪里,还是老地方,那桥下的烧烤摊,已经在那里吃了四年了,初中毕业说去就去,高中有时间就去,大学就要凑时间了。
到烧烤摊上,点两盘小菜,烤一斤羊肉,要一条鱼,在正值青年的我们怎么够呢?不够就不够了,反正啤酒管够,谁能喝谁不能喝都一清二楚,能喝的多喝,不能喝的不喝。没有硬性要求。
四年前,一群初中刚毕业的小屁孩坐到那里,也就三个,是那要菜方式的开端,三个小屁孩都不敢去要啤酒,扭扭捏捏的,只能两个人怂恿另一个人去要啤酒,酒上来了,冒着凉气,开瓶,倒上一杯,便一口下去,真凉,热的感觉也降了不少,不过味道怎么感觉这么奇怪,不管它了。接着又是一杯。聊着天,吃着肉,喝着酒,酒瓶子越攒越多,酒精也上头了,话就越来越多了,话总是说不完。那时年少,有个不如意就不爽,趁着酒精上头,该说的就一股脑说出来,管他呢。
三年前,各自在自己的高中生活了一年,趁着有时间,约出来,或许生活的城市不大的原因,突然发现原来高中同学是小学同学的初中同学,于是吃饭的人从三个增加到了五个,人多了,菜却没有多,酒瓶子却变多了,高一便是新同学,总有看不惯的人,玩不来的人,酒精便是最好的催化剂。酒瓶子就越积越多,就是这样,多了两个人,还是那些话题。
一年前高考快到了,时间都是挤出来的,不是一个学校,放假的时间也不一样,想凑一个交集,太难太难,好不容易找到一个时间,坐到老位置,菜还是那样,酒就不点了,那一年,没有什么心思喝酒,想的太多,压力太大,随便聊聊便散了。
现在原来的那些人都跑到了全国各地,在一块吃饭时间就更少了,或许再过几年毕业之后,我想我们应该会留在各自的城市奋斗,那时可能见一面就很难了,就别说人们全部聚在一起了。
多年以后还是那个地摊,还是那些菜,还是那些事,依旧喝酒打浑,希望还是那些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