泱泱中华古国,曾经的礼仪之邦?
如今,却已走向了<利益之邦,礼仪之谤>。
老外的入乡随俗
在魔都这样的城市,见到老外是稀松平常之事,甚至,看到这样的现象也见怪不怪了:
老外上下地铁-抢座位
老外骑小电驴-抢道
老外穿睡衣出门-买早餐
除了交通方面国人的“表率”外,异国之恋(婚),异文化“入侵”,异旅崇拜,…,这些都逐渐深入人心。
我没有说国产剧不好,
比如《琅琊榜》是一部能看完后追着去看原著的作品;
也不是说国内译作就怎么怎么差,
屈畅、胡绍晏、谭光磊以及衣柜字幕组等就在《冰与火之歌》上下了很大功夫;
自然更不在意去新加坡、日本、澳大利亚、挪威、美国等等地方旅游有啥错,
想想国内大部分的“海边”的蜡黄,国内大部旅游景点的“人山人海”(我真的不觉得「人山人海」这个小学常用的词汇如今有多么正面的意义了),去国外旅游好像是顺理成章的。
我想表述的是,回到开头老外的“入乡随俗”,当国人仰赖的邦之礼仪扭曲,甚至扭曲到老外都能这么如呼吸空气般来体验的时候,我们是否有意识到,自己做了什么?
锤子科技创始人罗永浩提到过,
方向比努力更重要
40多年的脾气不是说改就能改的,日益恶化的空气/社会环境也不是说好就能好的。很多人挤破脑袋都想要来北上广深闯一闯,图什么?为了北京的雾霾?上海的拥挤?广州的燥热?深圳我说不上来,也许你知道?客观条件摆在这儿,主观意志也仍在你心中喷涌,孰优孰劣?)——天知道,你知道。
老外会入乡随俗,我们亦想着入(外)乡随(外)俗,那么开始之前,请先想想——
我们的「乡」是否就是这样了?
他们的「乡」是否也一直是那样?
先发明再落后
和老外相关的话题,自然还有一个是华夏传承的丢失。
为何国人发明了指南针(司南),第一个发现新大陆的却是哥伦布?
为何蔡伦发明了造纸术,而目前国际通用语言还是英语为主?
为何发明了火药的中国,在面对外敌入侵的历史中,并未以枪炮优势获胜?
为何毕昇发明了印刷术,却让打印机的起始源自国外?
答案有很多,也有可能是方方面面的。
华夏礼仪之邦,不再冠有其名,丢给慕名而来的旅游者、发展者怎样的印象?
「破窗理论」里说道,
「现存不好的,你不去制止,那只会更坏。」
所以,
我可能挤不过地铁里乱行的蛮妇壮汉,
那至少,在我这条队伍,守着前后几寸,不随波逐流。
坚守本道,修顺心意,
在这股乱流中,拿着礼仪的权杖,维护华夏的风采。
我们是唯利是图的邦国,是扯着礼仪面纱的国度,还是礼仪之邦?
深思,深思,深思,然后,慎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