执中欧巴的说服课DAY 2——一致性原理

第一节课习题回顾:

“我们不用今天就戒烟,只用记录一天抽了多少只即可”——把权力交给对方

“大家都能做到,怎么就你不行”——变相的“你应该”

“女人不结婚生活不完整”——“你应该结婚”vs“我需要看到你是幸福的”

同样一句话,“你应该”和“我需要”传达出来的感觉完全不同。


常有人问:面对冲突,为什么不用沟通解决?遇到问题,只有处于劣势的一方才会大谈咱们来沟通。占便宜的一方,会想沟通吗?

说服,是一门有力的学科。

二、进阶技巧——自我一致

矛盾,是件难受的事情。每个人都渴望保持内在的一致。越聪明的人,越是如此。陷入矛盾时,人会主动修正最薄弱的一边。

重要一环:做出承诺,主动承诺/被动承诺

案例:您愿意捐款吗?

传统模式,18%的受访者,愿意听下去,但是多半依旧没有捐钱。

最小承诺模式:“您今天过的如何?”33%受访者,愿意继续听下去,且最后89%都选择捐款。

你是真心想要改变自己吗?重点不是放在东西上,重点要放在人身上。客户永远都嫌贵,但人永远都不是买最便宜的东西

你愿意做个学习者吗?

锁死两边,改变最薄弱的一边。用杠杆做到

常见误区2:让对方感觉自己是被迫承诺。我想你应该是...你肯定是...在我心里你就是...等等都容易让人感觉自己被逼着承认一个人设。

从“您今天过的如何?”变成“我想您今天应该过的不错”。这就变成了常见的说教者语句。强迫承诺模式里,愿意继续的受访者,讲到15%。

进阶方法之被动承诺。从对方既有的行为,让他觉得自己已经做了承诺。「你做了某件事」→「这件事象征着某个特质」

使用「自我一致」模型的第二种要点:被动承诺。注意!是被动承诺,不是被迫承诺。简单来说,就是对方已经做了某个行为,你去帮这件事赋予意义。比如:对方交接工作时,附上了多个备注的文档,就很适合说「哇,你做事都这么细心吗?只有细心的人才能交接这么好。」

案例:选择苹果还是糖果?

说什么,会让小孩子更倾向于选苹果?注意要把重点放在人上

海报上写“蝙蝠侠会怎么选”。为什么万圣节说服的效果那么好?因为男孩都很想成为蝙蝠侠,所以孩子天然接受右下角的自我设定,想做和蝙蝠侠一样的事。

从对方既有的行为让他觉得自己已经做出承诺。

案例:罗振宇跨年演讲现场“直面挑战,躬身入局者,皆为我辈”。让对方觉得,自己的行为已经是希望成为“时间的朋友”

tips:都会做选择,选择背后都有代表着一定的意义。优秀的说服者,就是能找到他人的选择背后,对方愿意接受的「承诺」。其实就是「舒服地贴标签」的能力。

永远把重点,放在人身上。

tips:太多人在说服时,都用太多力气想要找到一个「好理由」。其实可以去想一想「对方是什么样的人」。

案例:逛街的时候,店员问:“为什么想来我们店里呢?”

“好奇来看看”——“看来杨小姐,是个对新东西很感兴趣的人“

“随便看看”——“看来杨小姐,是那种比较喜欢随性的人。”

“不买,就看看”——“看来杨小姐,是个很知道自己要什么的人”

今日课程总结:

练习题: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