速度从来都不是关键。
有人几页诗集就可以坐着翻一下午,有人恨不能以一目几十行的速度看完报告。但趋势似乎就是把书看得更快,想想也不难理解,这才符合这个效率高于一切的年代。
“如果我的阅读速度更快不就比别人多了一项优势,相同时间我就能看更多的东西,假以时日这种差距就会越来越大...所以,为什么不把书读快一点?”
正是因为这样的想法甚嚣尘上,所以各色速读课程才纷纷涌现,各种速读技巧才被人频频转载。
但,真的是看得越快就越好?“世上武功唯快不破”,快即是真理吗?
我的回答是看情况。
这个“情况”指的便是所有影响你选择阅读速度的因素,譬如说,开头提到的读诗和读报告,应该不会有人会用相同的速度读这两者吧?再比如,阅读的目的。同样是读诗,你在语文考试中做相关阅读理解时的速度,和你闲来无事,信手翻阅的速度我相信也是不一样的。再再比如,十多页A4纸的同一份报告,你会用同样的速度读吗?你肯定会在重点地方停留更久,而那些不那么重要的地方就适当加快速度。
换言之,在该慢的地方慢下来。
适当地追求速度无可厚非,但切勿学完速读后“走火入魔“,读到后来本末倒置,一昧求快,把速度当成目的,牺牲掉理解,牺牲掉思考,一无所获却乐此不疲,见到慢慢翻书的人还要鄙夷一句:”读得真慢!“
也许完成某项“壮举”之后还会写几篇《XX天看完XXX 本书:我的疯狂阅读》这类的稿子去洗脑别人,而且销路大概也会不错。
个人认为,高速的速读是属于”泛读”一类的,与“精读”相对。换言之,获得极致的速度同时必然也要拿出一点东西“献祭”,损失的东西未必是理解(有人称阅读速度提高后理解能力也增进了,暂时没有找到相关的研究和文章,无法确证),但“思考”肯定在其中,也许有人能一眼扫过一整段而不损失理解,但原本属于思考的时间被严重挤占,加上使用速读法带来的精神紧张感很容易就会让人成为浅薄的阅读者。更不必说,这种阅读肯定会损失大量细节。
但以上内容并不是在妖魔化速读法,正如介绍效用的同时也得告知病患药物的副作用。
以上所说的“速读”,“高速的速读”等概念均是相对于你现在的阅读速度而言的,适合不适合因人而异。如果你觉得提速后并没有出现我上面说的那些情况,那么恭喜你,你就是适合速读的那部分人。但如果你屡次尝试后仍觉得不适应,那也没有关系。阅读和阅读方法都变得如此功利,如此浮躁的的时代,慢慢读,细细想,吃透本质,“以慢为快”,也许才能让人更接近成功。一言以蔽之,适合自己的速度才是最好的,速读也不过是提供了一些方法让你能够发现适合自己的阅读速度而已。就像蛋白粉之于健身一样,没必要神化它,也没必要妖魔化它。
所以我的观点是,如果不是消遣类阅读,快,但是适当地快(即适合自己),花慢功夫在思考真问题上。(如果时间允许,在感兴趣的细节处停留也无不可)
我把前面提到的影响因素总结为下面的几点:
不同的目的,不同的阅读速度
不同种类的文字,不同的阅读速度
重要性不同的内容,不同的阅读速度
而关于速读技巧的部分,就不再一一详述了,直接列在下方,大家随意选用。还是那句话,切记本末倒置,不要让“把书最快地读完”成为你的最高目标。
改掉默读的习惯。
跳过一行的前四个字和后四个字(可以根据自身情况调整),不用担心影响理解,视线的余光会扫到它们。
注意眼睛的移动,尽量减少注视每一行的次数,有意识地扩大自己的辨识广度
眼睛跟着手指在句子上从左到右划动(源自《如何阅读一本书》,只适用于纸质书)
祝各位阅读愉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