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代家长们的共同困惑——当物质条件越来越好,我们的孩子为什么却越来越不快乐了?厌学、抑郁、轻生等种种心理问题越来越普遍,甚至一再发生不可挽回的悲剧。我们究竟该如何养育孩子,才能让孩子拥有积极进取的心态,去追求幸福快乐的人生?
美国“积极心理学之父”在《教出乐观的孩子》一书中,对如何避免和改变孩子“习得性无助”的问题给出了详尽的答案,和一系列可操作的方案,让深陷迷茫的家长和老师们拨开了迷雾,找到了可行的养育方向
抽象的“无助感”—— “ 我的努力没有意义 ” ,悲观的想法才是致使狗狗消极放弃的根源。
塞利格曼把实验中狗的这种表现称作——“习得性无助”。
习得性无助是指因为长期的负面经历,所形成的一种错误的评价方式,对自身和事件消极评判行为,对现实感到无望和无可奈何的心理状态。
令人吃惊的是,塞利格曼在随后的研究中发现,“习得性无助” 这种现象不仅在动物中存在,在人的实验当中也被证实了,当屡屡面对无法控制的事件,或遭受不公正的评价时,人类同样也会放弃尝试,屈服于现状。
而人的悲观性格形成,基因只占了小头部分,更大的原因是后天“习得性无助”造成的。
我觉得我不行,没有结果,所以我放弃。”长期习惯性地接受负面解释,所以低成就低自尊的人更容易悲观,更容易屈服,患上抑郁症的风险也更高。
而且许多人的“习得性无助”跟从小的养育脱离不了关系。
塞利格曼特别指出,孩子的悲观并非与生俱来,和现实生活环境也并非有直接联系,比如许多人生活在较差的环境里(贫穷、疾病 ...),但他们仍能保持乐观。更多的时候,孩子受父母的影响更大,可以说:孩子不快乐,父母有责任。
大部分的孩子变得悲观,都跟外界诱因有关。往往是成长过程中常遭受挫折和打击,使之心态变得消沉。因此在遇到问题时,就会将这种无助的感觉,扩散到新的情境之中。
我们常说,孩子是父母的复印件。父母如果是个悲观主义者,对生活和自身充满了抱怨和怀疑,那么这些充满负能量的一言一行,会渗透在每一次日常无意识的“言传身教”中,复制后成为孩子对世界、对自己的认知,留下了不可抹去的阴霾底色,成为他终身的“心理习惯”。
正如《教出乐观的孩子》一书中的经典名言:孩子就像海绵,他们不但吸收你讲的话,还吸收你讲话的方式。
好在,凡事有正亦有负,悲伤会被习得,那么代表着,乐观的性格同样能被“感染”。身为父母,我们虽然无法改变孩子的基因,却能够改变自身的养育方式,帮助孩子避开悲观,从小习得“乐观”。
悲观心理免疫”的预防针
从小,医学家乔纳斯•索尔克,就是马丁•塞利格曼崇拜的偶像。因为他亲眼目睹小儿麻痹这一高度急性传染病夺去了无数孩子的生命,而乔纳斯•索尔克发明的“小儿麻痹”疫苗让这个“绝症”得到了有效的预防和控制。
所以,当习得性无助的实验结果引发心理学界的强烈争议时,儿时的偶像乔纳斯•索尔克带给塞利格曼全新的启发——
从前,我们通过打预防针来免疫疾病。那么今天,我们就可以实现“生理免疫”到“心理免疫”的跨越——给更多悲观的人,打一剂“心理预防针”。
那么这根免疫悲观心理的预防针,怎么打?
马丁•塞利格曼为此进行了新的狗狗电击实验,展开了“研制”过程——
1、首先,为狗狗建立习得性无助的免疫系统:让狗狗掌握逃避电击的经验,明白如何做,可以逃避电击,获得对电击的“掌控感”;
2、接着,强化掌控行为:每当狗狗采取行动,电击就会消失。如果放弃应对,则情况毫无改变;
3、最后,观察发现,建立“心理免疫”的狗狗,因为摆脱无助感,得到掌控感,所以再遇到电击时,不会再被动接受,而是主动采取行动,变得更乐观,更积极。
由此可见,预防悲观的“心理预防针”颇有成效。
因此,马丁·塞利格曼教授继续深入,花了30年时间,对近50万名成人与儿童进行了研究。他惊喜地发现:对抗抑郁的“心理免疫”并非天方夜谭,“乐观”的特质确实能通过后天的学习而获得。
不要“感觉满意”,要“表现满意”
掌控感带来的乐观心态
那么如何避免“习得性无助”,养成“习得性乐观”呢?
反观这场“心理免疫”的实验中,“预防、掌控感与强化”是三个循序渐进的有效步骤。
1、掌控感带来的高成就认可,是塑造乐观心态的重点。
建立掌控行为的过程,其实就是在形成孩子面对困难时不退缩的习惯,在内心发展出一套说服自己将失败转化为成功的理论。而这套内化出来的理论将营造出他将来遇到困境时迎难而上的乐观心境。
例如一个刚学吃饭的孩子,可能握不稳勺子,总会吃得满地都是。
这时,妈妈们的表现一般有两种:
一是,看他吃得那么费劲,直接拿过碗和勺子,“来,宝宝张嘴,妈妈喂你。”三两下,碗空了,娃喂饱了。
另一种是,帮助他调整握勺子的方式,引导小手将勺子移到嘴巴旁边,“马上小勺子要来到嘴巴旁边了,来,张开嘴,啊呜一口,宝贝太能干了,会自己吃饭了呢!”失败了,食物掉了,“没关系,我们再试一次,这次舀小口一点。”可能中途会出现各种状况,弄得到处都是,但孩子慢慢学会了握勺子的姿势,能自己吃了。
虽然看似结果相同,但是,两种过程中孩子体验到的成就感截然不同。
被父母喂饱了,不用跟勺子和米饭较劲,看起来实现了“感觉满意”——情感上的愉悦。
能够自己拿勺子吃饭的这个过程,却能够让孩子感觉到自己“有能力”、“有价值”、“表现出色”,实现“表现满意”——对自己行为的认可,对自我认知的建立,达到真正的自尊。
正如西宾-韦老师所总结的:把自信直接附加到孩子身上,但是这并不能让孩子直接学习到乐观,反而会起到反作用。
家长不是要教会孩子感觉满意,而是要教会孩子表现满意的方法,让孩子获得掌控自己行为的能力,进而获得乐观的心态。
孩子需要的不是鸡汤般的说教,而是简单具体可操作的帮助。
2、让孩子学会积极的“解释风格”
形成乐观的“积极思维”,关键是解释风格。
所谓“解释风格”,说白了就是父母跟孩子说话的方式。
孩子刚出生时都是一张白纸,对待事物的看法,其实就是儿时通过父母的一言一行开始形成的。父母对于事情发生原因和结果的解释方法,最终构成了孩子看待世界的视角。
父母不恰当的说话方式,是形成孩子悲观个性的重要原因。
同一件事情,不同的解释风格带来的结果天差地别。
例如行走在沙漠中无比干渴的人,发现了半杯水。
乐观的人会说——
“太好了,杯里半满,还有一半的水”
“我太幸运了,总能遇到好事。”
“我肯定有能力走出沙漠。”
悲观的人会说——
太糟了,被子半空,怎么只有半杯水”。
“我太不幸了,总是那么倒霉。”
“我肯定走不出沙漠了。”
判断一个人的解释风格有三种维度:
永久性:即事情的起因是否会始终存在;
普遍性:即起因影响许多情况;
个人化:即起因就是我,而不是其他人或其他情况。
悲观的解释风格,自带阴雨天。所有遇到的困境都会被解释为是永久性(永远这样)、普遍性(总是这样)、个人能力无法改变(我做不到)。
我永远也考不好,总是不及格,怎么努力都学不好。
我没有篮球天赋,每次比赛都会输,我努力也没用。
被老师批评的总是我,我毫无优点,真是个无可救药的坏学生。
自怨自艾,自悲自恋,自暴自弃,都是习得性无助的常态。
积极的解释风格,则是将碰到的困境都解释为暂时的(短时发生)、特殊的(偶然发生)、可以改变的(我可以)——“虽然突然发生,但很快我可以改变。”
我只是一次没考好,这次是复习不到位,下次更细致就好了。
输了一次球,主要是投篮不够准,下次勤加练习就好了。
老师批评了我,是因为关注到我最近的变化,我要有所改进才行。
乐观的心态,让遇到的拦路虎都变得不带杀伤力,因为有自信去应对。
父母就是孩子的镜子。
当孩子面临挑战时,父母正向乐观的引导和鼓励,能够让孩子付出耐心、勇于尝试、采取积极的行动。无形中在向孩子传递一个乐观的信念:办法总比困难多。所谓的失败,不过是暂时没成功罢了。
而事情成功后,通过正确的方式赞赏,强化孩子的成功经验,可以让孩子找到自我认可的信心,从而拥有更多面对挑战的勇气和信心,习得乐观的“预防针”。
正如塞利格曼所强调的:对孩子的积极解释会导致其乐观,对孩子悲观的解释会导致其悲观的观点。这往往是父母们最容易忽视,同时又最可能给孩子带来悲观情绪的教育行为。
同样看这副画,有的人看到的是一个少女,而你有些人看到的一位老人
孩子如何评判自我,看待事件,处理问题,最初在这张白纸上画下第一笔的,就是父母的“解释风格”。当你画下阳光,孩子眼里看到的就总是明媚;当你画下阴霾,孩子感受到的就总是风雨。
3、让孩子学会自我反驳
为什么要反驳自己?
因为当悲观的念头袭来时,我们要学会质疑,抵制负能量,不盲目接受对自我的低级评价,而是将注意力集中在客观事实和解决问题上。
第一步:收集证据(引导孩子思考此刻脑中的想法是否带有情绪化色彩)
我的想法是真实的吗?
我有没有消极解释这个事件?
第二步:做出选择(教会孩子从其他角度来看待这件不好的事情。)
有没有其他角度看待这件事?
这件事发展下去还有什么可能性?
最坏的结果是什么?会怎样?
第三步:化解灾难(学会正确地评估坏事所产生的影响。)
有没有办法去改善最坏的结果?
可能发生的事中,最好的情况是什么呢?
我最能做的是什么?
第四步:反驳策略(将精力都投入到最可能发生的结果中。)
当最坏结果还没发生前,我做什么最有帮助?
我现在第一时间能够去做的应该是什么?
身教大于言教。在最开始,父母可以通过生活中的小事,发表对抗困境的言论,让孩子看到父母发起对自身悲观的挑战,在潜移默化中教会孩子,如何有效地改变自己的悲观。
塞利格曼提出了一个有名的ABCDE乐观法则,我们可以这样列表格——
不好的事:我这次工作测评,领导只给我打了个B的等级,我很担心下个季度会被调离岗位。
想法:我的工作能力不行,领导对我不满意,我的未来堪忧。
后果:我可能会失去工作,家庭的经济开销会因此出现问题,可能会带来家庭危机。
反驳:我只是这个季度工作业绩没有达到最佳,因为疫情影响,整个行业都不太景气。但我的能力不差,相信随着市场大环境复苏,我肯定可以重新把业绩做起来。而且,就算这份工作留不住,我的能力肯定还能找到别的工作,家庭经济不会因此受影响的。
激发:我开始觉得好些了,我对自己的能力有信心,只要努力,我肯定可以做好的。
有效的反驳最重要的核心是正确:必须有实质性内容,让孩子依据事实来反驳。你必须说服自己,才能形成正确的判断,反击那些悲观的想法。
学会反驳自己,其实就是教会孩子当遇到问题时,不带感情色彩,实事求是的看待事件,看待自己,寻求解决的办法。这也是形成积极的解释风格的强有力助力。
这个过程并不容易,但长期的实践,熟练内化成为遭遇困境时帮助自我的套路,却可以帮助孩子锤炼出一生可以利用的“思想武器”,形成对低成就感和无助的免疫力。
“悲观心理免疫”的底色是爱和信任
其实,读完《教会乐观的孩子》,我们不难发现,对孩子的悲观进行“心理免疫”最重要的原则——
给予足够的爱与信任,鼓励孩子尝试与探索,树立起对自己的信心和掌控感。
给孩子温暖和正向的气氛环境,培养孩子积极看待事物的“解释风格”。
当问题袭来,我们应做到实事求是,引导孩子反击消极情绪,化悲观为力量,寻找克服困难的办法,习得真正的乐观。
掌控感是孩子自身发展的基础,正面积极情绪是自我成长的中坚力量,乐观的解释风格是对抗问题的办法,而来自父母的爱与信任,则是孩子健康快乐成长最不可或缺的底色。
养育是一场修行,是用一个生命去温暖另一个生命的过程。
愿我们都能在陪伴孩子成长的道路上,播种下向阳生长的种子,传递温暖,传递能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