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在青岛万象城方所书店购得一书,名为《易经与人生》,作者是傅佩荣。之前接触过本书作者写过一本《哲学与人生》,也是很不错的。
《易经与人生》这本书算是作者的讲课搞整理而成,所以语言比较通俗易懂,对于视《易经》为天书的我来说,读读这本书还是很有意义的,因为至少可以通过作者的讲解让我对深奥莫测的《易经》可获得进一步的理解。
今日初读,尚未读太多内容,但是每一篇章都在告诉我们做人的大智慧。促使我来此记录一下的原因是读到了“穷则变,变则通,通则久”这句话。
这句话,作者在书中强调我们要对其特别注意。可能从句子的字面意思来看,大部分人都能明白其深意。尽管如此,咀嚼一下作者的释义对加深理解应该也是裨益的。
作者说:“当你穷困而没有路走的时候,就要变化,变个花样。譬如,做这一行走不通了,过时了,你就要变,不变的话就会被淘汰。变了之后就通达了,有路走了;转个弯,前面就更宽了。‘通则久’,通了之后就能持久。但是久了之后呢?久则穷,再回到开始,‘穷则变,变则通,通则久’,不断的循环。”
写到这里,相当于对这句话又做了进一步温习。细细品味,即可发现,穷可变,通亦久,而久则穷,循环往复。而作为人,我们如果想要规避风险,趋利避害,居安思危不可少。要不然,就必然会出现“福兮祸之所伏”。当然,如若,此刻的我们可能正深陷人生低谷,同样不要过于畏惧,只要善于改变、调整一下,可能我们就会探索出新出路,进而通向广袤的新天地。
由此便立刻上升到了做人的哲理层面“不以物喜不以己悲”,以及“祸兮福之所倚,福兮祸之所伏”,淡定坦然才是最终的人生归宿。
不由得想笑,因为真正能做到的人,其实很少。往往坦然、淡然是在一个人经历过了人生的大起大落之后才有可能做到。而那时的坦然、淡然也是极少人的修为,更多的人是早已麻木不以。
看似悲观的情绪,然而并不等于我真悲观,而是想借此勉励自己,多读书,善处事,修德修行,保持慎独谦卑之必要。遇到困难时,激励自己,不盲目悲观,多面找找出路,正所谓“穷则变”;处顺境之时,警示自己,不盲目乐观,多面查找不足,以防“久则穷”。
最终,不焦躁、不麻木,少些贪欲,多些感恩,应该便不会差失太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