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开始阅读朋友推荐的美国安.莫拉提的《关于写作》,这是一本指导写作和处理写作过程中各种状况的书。
这本书,更让我坚信:即使文笔差,即使没有写作天分,只要坚持,没有什么不可以。
“只要我们在桌前做得够久,无论过程如何,最后便可能得到令自己惊喜的成果。”
刚参加工作时还会动笔写几则日记,叙述工作中发生的事儿,说说班里令人头疼的学生,或者和同事相处的困惑。后来,电脑渐渐代替了笔和纸,也代替了我的大脑,需要提交材料,都是从百度上复制粘贴、拼凑修改。总是感觉自己没有东西可写,即使偶有感触也没有了组织语言的能力,写上三言两语就放弃了。
在朋友的鼓励下写了几篇读书心得,却不好意思让别人看,生涩的文笔强拼硬凑之下写成的东西羞于见人。真的很感谢这位朋友,她一再鼓励我,并帮我申请了公众号,她说这样可以激励自己写下去,在她经常性“你写了吗?”的督促下,偶尔会记录一下生活的感悟。
加入席老师的乐享第六季也是在这位朋友的带动下,她把链接发给我时,一看到关于书写的要求就退缩了。“这也太难了,我好像做不到。”朋友说:“不试一下,你怎么知道自己不可以?”犹豫了几天之后,抱着“试试看”的态度加入了。
说实话,我很享受读书的乐趣,也可以半天坐着不动用来读书,可写作却是最难的。刚开始总感觉无从下手,无话可说,好容易有了点思路,但写起来却又觉得千头万绪无从说起,手指沉重得敲打不出一个字符。后悔自己阅读量不够、文化积淀不够,但是我又是一个一旦做事儿就不想轻易放弃的人,总想挑战一下自己,看自己能否坚持21天,能否即使痛苦也坚持写下去。
正因为心中有信念,有这份执着,所以挤牙膏也好,无病呻吟也好,每天都告诉自己:言出必行,再晚再忙、再累再难也要写下去。没有话题可说,就从生活中找素材,从作家笔下找灵感;没有语言可写,就直白写自己的真实感受,平铺直叙记叙所见所闻。
放下顾忌,抛开胆怯,从原来发到群里后的忐忑不安,到现在的坦然平静,接受自己的缺陷,加快阅读的步伐弥补缺憾,就这样坚持吧。
“每天坚持练笔500字以上,或者每周公众号上发布两篇1500字以上的文章”是我为自己列的成长规划。刚开始觉得自己可能会是语言的巨人,行动的矮子,现在,我对自己有了信心。
写作这件事,只有一个硬道理,就是坚持下去。不管写得怎么样,有没有人喜欢,只要坚持写,就是在不断地学习和进步。
坚持下去,相信我也能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