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套方言
如果说美利坚合众国是一个多民族的荟萃,那么,我们这个巴掌大点的弹丸之地,也是一个由“走西口”及“支边疆”的大军与游牧民族兄弟的相互融合。
“土墙土炕土坷垃,土言土语土文化”。有着浓郁泥土气息的“河套文化”,虽登不了大雅之堂,但细细品味,却别有一番情趣韵味儿!
最让我感到惊讶的是我们的父辈们竟然那么有才,能创造出许许多多形象生动、幽默诙谐、意思迥然的“土成语”。你比如拿“……眉……眼”来说:“瞅眉剜眼”(表示厌烦)、“土眉混眼”(表示邋遢、不干净)、“光眉俊眼”(说明长得帅气)、“死眉惺眼”(意思蔫)、“佯眉瞪眼”(不专心)、“酸眉醋眼”(嫉妒)、“红眉赤眼”(愤怒、气咻咻的样子)、“朝眉驾眼”(是说马虎)、“没眉二眼”、“聋眉扯眼”、“嘲眉沓眼”、喜眉笑眼”......
如果细分析,这些还都是并列词组,“……土……混”、“......红......赤”、“......瞅…….剜”,派生出如此之多的土成语,想必你就是在最新版的中华大词典里也难找得到!
他们会把“麦子”说成“灭子”,会把“大路”说成“大漏”,会把塑料袋子说成“塑料抽抽”,也会把胳肢窝讲成“仡佬齿窝”、脚踝说成是“滑拉各嘟”,昨天译成“夜来”,青春痘又叫“漷子”,衣服口袋是“倒衩衩”,“纳帕溪谷”这个小区名会给你直接读成“呢泼瞎谷”......
有一种蹲叫做“圪僦”、有一种歪叫“圪柳”、有一种不展叫“圪抽”、有一种撒娇叫“咯呲”,有一种疑问叫“甚?”有一种夸张叫“鬼嚼”......
对一些称呼也有特色,对奶奶的称呼从前是叫“娘娘”姥姥叫”姥娘;称呼爸爸曾是“大大”,叔伯叫“爹爹”;给孩子取名也非常了草,生了男孩儿一般叫“后生、小子、二蛋三蛋毛蛋狗蛋”,生了女孩儿原来也唤“女女、二女三女四女、想要男孩的就是”招弟、引弟、来弟”......
说到地名也土得掉渣,比如“王和尚圪旦”、“毛驴圈圪旦”、“王五赵六圪旦”......
当然,随着时代的发展和社会的变迁,咱这儿也与时俱进,无论是从人名地名的称呼上还是方言口语上,逐渐被外界所同化,还讲这些旧称呼的已是我们的老一辈了!
再比如咱们河套本地的串串话:“白丑黑袭人,紫膛色爱死人;“得过且过,阳圪佬佬暖和”;“香油调苦菜,各自取心爱”......
再说咱这儿的农谚:立夏--躺下(该午休了);立秋--圪僦(表示不需要午休了,蹲一会儿就可以了);一九二九不算九,三九四九拉门叫狗(冷得够呛)......
还有咱这儿的自创的歇后语:“三大股唱戏--寡的漾气”;“二股叉打老婆--一下顶两下”;“烟洞上招手--往黑路上引”;“怄烂的瓜子--瞎仁仁”(袭人人,此处是贬义)......
曾看我市作家陈慧明老师的《人非草木》里也谈到了我们的河套方言,她写得很生动。尤其写到我们自创的形容词:如喜欢这个颜色时,即说成是“白泠泠”、“黄泠泠”、“红个艳艳”、不喜欢了则说成是“白哇哇”、“黄哇哇”、“圈儿死黑”......真的是无需表情和语气,你就可以了解到他对这个物什儿的感情色彩了。
略述一下咱这儿的民俗忌讳:比如动土搬家,张王李赵六腊月要忌,乱家百姓三九月忌;迎娶送亲时又讲究“姑不娶,姨不送,姐姐送到黑风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