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为发了一篇婆婆的文章,这两天粉丝多了将近20位。这20多位朋友,有我朋友圈里的,也有婆婆朋友圈里的。你也许要问,这有什么?是没什么大不了的,但是作为一个对写作有着特殊情感的人来讲,每一位朋友的支持都是莫大的鼓励。
这个公众号从三个人到现在600多个人的关注,其实真正的阅读量一直还是停留在最初的100多位。我不知道这100多位可能是我认识的,也可能是通过我的朋友推荐的,总之,很想对屏幕另一端的你,说声感谢。也还真是应了一句话,自媒体时代,写的人比看的人多。
有人反对鸡汤文,有人反对碎片阅读,有人反对做一个“斜杠青年”,有很多很多的人骂咪蒙,就像多年前有人骂韩寒……可能我是一个守愚尚拙的人吧,我觉得不管是鸡汤、碎片阅读、斜杠青年还是咪蒙,纵然有不妥之处,可是也无更糟吧。即使碎片阅读,汪洋大海中也总能撷取些许有意义的知识吧。
坚持去做一件利大于弊的事情,能坚持下来,本身就值得尊敬。微博上有个“西安钟楼”博主,几年来每隔两小时在微博上发一条报时的微博,“铛~铛~铛~铛~铛~铛~铛~铛~铛~铛~铛~”,截止目前总共发布了21476条这样的微博。这样的坚持看起来很荒谬,似乎没有任何意义。可是目前这个微博账号有79万粉丝,据说还治愈过抑郁症患者。因为有人说,这么一条简单的微博,恍恍间让人感受到了时间的流逝。
有些人天赋异禀,也许不需要经历渐变的过程,甚至没有蛰伏期之说,但是,于许许多多的普通人来讲,可能经历漫长的黑暗和等待,也难以看见光明。可是,谁知道前方会不会有意外呢?
无路可走之时,最笨的方法便是最好的方法。比如距离中考还有一个多月的情况下,所有的捷径都有可能是绝境。时常有家长火急火燎地问,“程老师!这么短的时间,我要怎么办啊?孩子的成绩会提高吗?”
每每这时守愚尚拙的程老师真的没有什么好法子,我只知道最笨的本法就是陪伴,就是付出时间,直面问题解决问题。
班里有个成绩中等偏下的孩子,任课老师查作业,几乎每天每一科没有完成作业的名单里都有他的名字。无奈之下,我只得将这个事实告知家长。
当家长听到我的反馈时,“老师!我每天都问他了啊!他说,都写完了。”
……
每个家庭情况不同,有的孩子就是乖巧懂事,让父母省心;有些孩子就是自制力不太好;有些孩子生下来就带着缺陷。所以,生命个体的差异,注定了没有绝对唯一正确的方法论。
我只知道当所有“聪明的”方法都用尽时,最笨的方法就是最好的方法。
我的文章虽然阅读量不高,但我知道有很多父母会看。还记得我们班陪儿子读书的田爸吧,我想,我应该向你们汇报一下小田的近况。
现在的小田在父亲的陪伴下,每天早上六点二十以前到班读书,父亲和他商议利用课间的碎片时间做一道题。虽然小田的自制力还不是很好,偶尔父亲不在的时候,也会偷个懒。
但是,我想让你们看到希望,在上周的一次数学测试中小田的数学考了108分,比我们的女神学霸还高一分。
我不敢说,在接下来的中考中,小田一定能逆袭成功;但我敢讲,在未来的竞争中,小田一定不会差。
田爸选择了一条各路教育专家们并不提倡的路,新的教育观和学生观都要求尊重孩子的自由意志,顺应孩子的自然发展。
可是,总有孩子是例外,总有孩子的成长会遭遇暴击,总有人认命,有人不认命。
希望本无所谓有,无所谓无。
没有捷径之时,也许恰恰离终点最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