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年明月 价值观: 好人、坏人、成败、道德 六

《明朝那些事儿》第二部 P262

重新写一遍对朱棣的评价,

幅员之广,远迈汉唐。。成功骏烈,卓乎盛矣。

他不是一个好人, 却是一个不折不扣的好皇帝。


记得当时看完这一段的时候,突然进入脑海的就是什么是好人, 什么是坏人,怎么来评判这个概念,还是说必须要摒除掉这个概念,要通过对普世的意义和对个人的意义来显示自己的存在,存在要有存在的意义,是要镌刻在历史长流中,还是无闻于泥土之下,看你想要怎样存在于天地之间。 

夕阳西下,霓虹灯亮起,走在柏油两旁,渐行渐远,我需拿什么来证明自己的存在?


看完整本书,近期经历的点事情,跟一个好朋友聊了一些为人处世的套路,自己更加的迷惘,接近一周的时间里,脑袋里面充斥着这些词语:

好人,坏人,道德,视角,利益,评判,合作,生存,基准,沟通,窗纸,本质,背叛,共赢,局限,成败!

我不知道了让自己变成好还是坏,面对道德,五十步笑百步是可耻还是可怜还是可赎?道德到底是什么?谁的评判才是好,由谁来裁决?生存重要还是道德重要?拿什么来保证合作,保证共赢,保证基准,又拿什么来说利益?自私是可耻还是可敬?这张皇帝新装的窗纸是蒙蔽 了自己还是模糊了大家?成败放在什么位置?


乱了,乱了很多,自己的逻辑,自己的原本规划,自己的冠冕堂皇的说辞变的苍白无力,想了这么多,面对自己刚刚的方向,就像是皇帝的新装,在大家面前耍猴,可笑。


先对自己明确脑海里面的概念:

圣人不死,大盗不止。有一定道理,站在道德的制高点,他是对的,仅在于单纯的一个维度来看,如果是一个复杂体,结果必会,大盗不止。

道德,是在存粹的世界里面的童话秩序,一种单维度的良知,只能在一个维度上来看,其他的都无意义。

好人、坏人? 这是一个价值观的词语,在某个个体视角中,某种事情是有意义的,是对的,隐晦不说的观点,就是价值观。所以,是他认为,你是好人,所以你才是好人,是他们认为你是好人,你才是好人,是所有人认为你是好人,你是好人;真的是这样吗?仅仅对于个体角度来讲的。武大郎是一个被戴绿帽子的傻叉,所有人都认为是,历史证据面前,还是可以翻案的,大家又都认为他是一个清官,到底他是好还是坏?怎么还可以耍赖皮的正反都是你有理? 你又何必当真呢!


生存,人活着才有仁义礼智信的文明之光,没有生存,其他都是零;自私是人的天性,只有满足于自己的克制限度才能从利益的视角中谈论合作。

成败,对于初衷的是否完成,或许是一个结果,或许是一个过程,取决于确定的基准支撑。

这个逻辑的源头便是成败;只有在成败中才会出现评判的资格,从不同的夹缝中来看待成败,不同人,不同基准,不同范围;其中有一个特殊的视角,叫道德,他会评判你是忠还是奸?是好还是坏?   在成败的谈判桌上,你会获取生存或者出局,在生存基础上,才有合作的可能,利益分配及协作的可能,一切都有前提。

吾心光明,夫复何求。心真的是那么光明吗?成败真的那么清晰吗?我重新拿出在李鸿章传里给自己定的基调来评判自己的成败!

一、确定自己成败的支撑,初衷是如何,是否达到?

二、是一时的成败,还是长时间的敲定。

三、是局部改变,还是普遍的改变。是局部影响,还是整个环境都被污染。

四、个人 来说如何,旁边一个小盘子影响如何, 我还有一片森林,是否有影响。

成与败,在于内心,在于初衷,在于梦想。


他不是一个好人,却是一个不折不扣的好皇帝。 十分喜欢这句话。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