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章主要讨论公式和专家的看法、算法与人类的直觉,哪个预测过更准确?类似于我们现在经常讨论的热点,AI能代替人类吗?结论是多数情况下,公式和算法在预测上更准确,但也不能完全忽视和放弃人类的直觉。就像AI为人类提供了很多方便,某些技能甚至优于人类,但也永远不能完全替代人类。
本章就不大段抄书了,摘一点书中有趣的例子和说法。
“断腿法则”
根据米尔的说法,只有在很少的情况下,用判断代替公式才是明智的。他在一个著名的思想实验中描述了一个公式,预测某人今晚是否会去看电影。他指出,如果知道此人今天摔断了腿,那就应该忽略这个公式。“断腿法则”的说法一直沿用至今。当然,关键是断腿非常罕见,但也是决定性因素。
预测婚姻稳定性的公式:
在一个令人难忘的例子中,道斯给出了有效预测婚姻稳定性的公式:
做爱次数减去吵架次数。
你不希望你的结果是负数。
该研究的重要结论是,粗略构建的算法足以与最优分量公式媲美,当然也比专家的判断更精准。
临床预测和统计预测优点的争论
关于临床预测和统计预测优点的争论始终存在道德层面的考量。米尔写道,经验丰富的临床医生批评统计方法是“机械的、不连贯的、相加的、一成不变的、人为的、不真实的、武断的、不完整的、死气沉沉的、迂腐的、分离的、琐碎的、强迫的、静态的、肤浅的、僵化的、贫瘠的、学究式的、伪科学的和盲目的”。而临床方法则被其支持者誉为“动态的、全面的、有意义的、整体的、微妙的、有同情心的、结构化的、模式化的、有组织的、丰富的、深刻的、真诚的、敏感的、复杂精妙的、真实的、有生机的、具体的、自然的、生动的和体谅的”。(词汇多么丰富呀)
人类偏好
很多人厌恶让算法做出影响人类的决策,这源于对自然而非合成或人工的强烈偏好。当被问及愿意吃有机苹果还是商业化栽培的苹果时,大多数人更喜欢“纯天然”的苹果。即使被告知它们的味道、营养价值相同,同样有益健康之后,大多数人仍偏好有机水果。[插图]连啤酒生产商都发现,标签上写有“纯天然”或“未添加防腐剂”可以提高销量。
当决策具有重大意义时,人们对算法的偏见就会更强烈。米尔说:“一些临床医生会设想,‘盲目、机械’的公式对可治疗的患者进行了错误分类,导致患者无法得到及时的救治。想到这里,他们感到恐惧。我不太知道如何减轻这种恐惧。”相比之下,米尔和算法的支持者坚信,如果有一种算法可以减少错误,在重要决策中依赖直觉判断就是不道德的。他们的理性论点很有说服力,但它违背了一个根深蒂固的心理现实:对大多数人来说,错误的原因事关重大。一个孩子因为算法出错而死亡比因人为错误造成同样的悲剧更令人心酸,情感强度的差异很容易转化为道德偏好。
作者的故事
1955年,21岁的我作为一名以色列国防军中尉,接受了一项任务:为全军创建面试系统。你可能会疑惑,如此重任怎么会交给一个初出茅庐的年轻人。请记住,当时以色列建国只有7年,所有制度都在建设中,这些事必须有人来做。今天听起来颇为奇怪,我的心理学学士学位可能让我成为军中受训程度最高的心理学家。我的直接上司是一位出色的研究者,拥有化学学位。(学历能代表能力的年代)
谈谈判断与公式
“无论何时,只要能用公式来代替人类判断,我们都应该考虑一下。”
“他认为自己的判断复杂而微妙,但简单地将分数加起来,结果可能会更准确。”
“让我们提前确定分配给候选人过往表现数据的权重。否则,我们会过于看重面试印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