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几个月,无聊的时候都在关注偶像练习生这个节目…上次说过是因为常看坤音四子的日常视频下饭,每天过得开开心心,恰好他们在比赛,总觉得不付出什么有愧疚感,所以一直在给他们投票。
在关注坤音四子的同时,第一次有一些些了解了追星女孩。
我一直非常喜欢苏打绿,但却更多在听歌,对他们本人有了解但很少有窥探欲,没有感受到特别强烈的饭圈文化。
而参加节目的练习生以后应该会作为偶像团体形式出道,与更注重作品的音乐人不同,他们本人塑造的形象或者说人设,就是粉丝关注的重要部分,因此粉丝们对他们的喜爱不是基于作品,而是针对这个人。
这种形式的追星,让我感觉特别像是云恋爱、云养儿、云养宠物???
很多偶像有不同类型的粉丝,女友粉、姐姐粉、妈妈粉还有CP粉团粉唯粉…她们在关注偶像的时候代入的是不同的情绪,收获应该也大有不同。
因为这些情绪去爱护这个人,就像你维护暗恋的高年级学长、宠物博主家的小猫、陌生邻居家的可爱小孩,是一种不要求回报的付出,本身并非错误甚至非常动人。
忘记是哪里看到的了,有个博主回复一个质疑追星女孩的评论,他说:先不论她追星的方式是否正确,首先不应该否认的是这种“对自己没有任何好处”的喜爱和付出,如果人人都只想着利已,那么这个世界真的没有任何美感可言了。
确实如此,广泛含义的粉丝应该是所有喜欢某个人(明星偶像、网红、写作者)、某首歌、某部电影、某本书的群体,确实喜爱的对象有优劣,有高雅的有低俗的,但却不是他人否认的理由,如果所有粉丝群体都不在了,那么再无阅读者、再无聆听者、再无观众,也就没有任何创作,世界该多么苍白。
使追逐偶像本人的追星方式看起来像是错误的,我私以为是因为市场。粉丝经济利益庞大易得,越来越多资本进入娱乐市场,资本追逐着大流量和大IP而非高质作品本身,我常觉得这样的文娱市场有些畸形,所谓明星被抬得太高近乎神化,却没有什么令人满意的作品出现(包括音乐、剧作和电影)。我希望有一天,众人能将明星、偶像视为一种普通的职业,艺人本身去打造合格的作品,粉丝们也能够得到更多正向的激励。
最后,我认为追星最糟糕的,是过度,以至于完全忘记现实生活,沉浸在自己编织的网络世界里,依附这个偶像而活,迷失自己。毕竟追星不能创收呀,会饿死哒。
最后的最后,骂人也很讨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