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班仪式】聆听指引,初至基础教育成果“大门口”
9月24日开班仪式上,领导的三点建议如醍醐灌顶,带我初步抵达教育教学成果的“大门口”。
一是提站位:深刻认识成果培育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推动基础教育发展的重要支撑,需契合我省基础教育提质增效、满足群众优质教育期盼的新阶段要求。
二是聚重点:明确成果培育是长期性系统工程,需以持之以恒的态度扎实推进,确保取得实效。
三是强能力:强调培育优秀成果需夯实根基,教育工作者要提升专业素养,具备洞察力、规划力、反思力与提炼力,加强教研并学习改革政策与前沿理论。
同时,也清晰认知到成果培育非一朝一夕,需秉持“十年磨一剑”的毅力,做好实践积累、总结与反思。
【时俊卿教授专题讲座】学习方法,推开基础教育成果“大门”
时俊卿教授以《如何获得优秀的教学成果》为主题,系统讲解成果培育关键,带我推开教育教学成果的“大门”:
(一)教学成果选题与执行要点
1. 选题需基于科学、真实、实效、受关注且具创新性的研究,聚焦实践中真实存在的问题。
2. 核心思考教学本质问题:明确“为什么教/学”“教/学什么”“怎么教/学”,这是一线教师的核心任务。
3. 政策与实践导向:国家不提倡地方课程、校本课程;实践中需紧跟党中央政策落实立德树人,注重课堂教学,善用人工智能推动教学方式改革。
4. 成果核心标准:需兼具“创新性”与“实用性”,避免无效投入;优质选题可围绕教育本质认识、教育问题发现、教育教学规律创新、教育教学方法/模式/程序创新四个维度。
5. 现存关键问题:当前教育教学成果普遍缺乏实践性。
(二)优秀教学成果的核心要求
1. 符合国家教育方针政策,体现时代精神与素质教育核心理念,能提出新理论或完善已有理论。
2. 遵循学生身心发展与教育教学规律。
3. 针对基础教育实际问题,创造性提出科学思路、方法与措施。
4. 在教学改革实践中实现重大突破。
【成果分享与钱杨义教授讲座】借鉴实践,走进基础教育成果“门内”
从案例分享到专家指导,带我深入教育教学成果“门内”,明晰实践与评奖关键:
(一)教学成果分享:掌握实践规范
通过丰城市龙泉小学孙校长(《“课程滋养·平台配送·路径输导·园丁守护”县城中小学教师“树形”培育体系的创新与实践》)与赣州中学范老师(《分层筛查·精准辅导·循环追踪·中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循环干预体系的探索与实践》)的案例分享,明确三大核心要点:
1.成果题目需精炼,字数不超过35字。
2.优秀成果需设计闭环框架图,强化逻辑性与完整性。
3.教学成果必须有扎实的理论支撑,确保科学性。
(二)钱杨义教授讲座:把握评奖标准
钱杨义教授的讲座为我这种“小白”群体明确方向,提出基础教育教学成果奖的核心标准,助力深化对成果的认知:
1.基础教育教学成果奖题目要有成果“支撑性”;
2.基础教育教学成果奖要有题图“一致性”;
3.基础教育教学成果奖概要要有“三维性”;
4. 基础教育教学成果奖创新点要有“三性“(独特性、新颖性与实用性)。
路虽远,行则将至;事虽难,做则必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