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眼间,就到了工作的第三个年头,三年前,我带着自己满腔的教育热情,来到这个学校。我时常还会想起我从初中那时候开始,就坚定的想在以后成为一个老师,也许是受爷爷和爸爸的影响,当老师成了我唯一想要做的事。大学报了师范,研究生读了师范,一路以来,我尝试了成为老师的各种可能性,各种比赛,各种与老师有关的兼职和实习,那时候,我一直想的就是毕业后我能够进入高中当一名英语老师。
毕业那年,对于到底要留在哪个城市我还犹豫不决,可现实也给了我很多机会和打击,也许是运气不好,一直没有机会进入高中,最后留在了武汉的一个初中里。我一直觉得自己还算是个打不死的小强,无论在各种境遇下,还是能不失信心的做那个埋头苦干、然后突然让别人看到我也是不差的那一个。也许是这样的性格,骨子里还是带点冲劲,也是年轻人想要去证明自己,这几年,我觉得我还是在慢慢成长吧,即使与我那时想的有些偏差。
工作的第三年,我带了三年的平行班,跟我同批进来的我们走了不同的方向,所以在很多时候我会怀疑自己的能力,也会自卑的觉得是不是我的性格不适合当老师,我不够圆滑,也不够很自如的去把所有科任老师都团结起来,更不够很好的和领导打交道,我一直以为自己埋头苦干,就可以像在之前在学校一样被看到,但事实是带着平行班,只要我不是第一,我也许就会被淹没。当然,凡事不能这么急功近利,但我一直害怕的是我自己的发展和自我成长。也许,教育生涯还很长,还有很多个三年,每一届都是不同的挑战和不同的教育人生。每一个阶段,我们成长的方向也许不一样,这一年,我的重心在班级管理,也许英语的教学在于如何让学生还能学下去,但这同样需要我付出百分百的努力。
今天,有一些之前班的同学送我他们自己制作的礼物,也许这是作为老师最大的欣慰吧。以前的学生,在你的身上哪怕是得到了一点温暖和关怀,我也相信这提现了我作为老师的价值。我想起了分班之前他们写给我的信,很多同学在里面谈到我能够公平的对待每一个学生,我才发现学生们都能感受到你的用心,哪怕你知道谁的基础很差,但你还是不厌其烦的点他回答问题,哪怕是简单的问题,让他感受到存在感。他们敏感,他们也能感受到你真正对他们的好。
我想起三年前的我,带着满腔的热情和自信,那么坚定的觉得我一定会成为一个好老师,也一直觉得自己很适合当老师,因为热爱。有时候竟觉得自己就是有种使命感,三年后,是什么慢慢让我变得不自信了?当然,在这两年的工作中,我也被学生顶撞过,也被学生气到过,也会对某些学生实属无奈。可能我也会深感无力,但只求无愧于心。
今天晚上跟学生一起看了《叫我第一名》的电影,电影里的主人公因为身患一种疾病而不能控制自己,时不时的就会发出怪叫,在学校里,他遭受过同学们的嘲笑,也被老师呵斥过,面对这样的遭遇,他励志要成为一名老师,成为一个能让学生成为自己的老师。在追梦的路上,他无数次被很多学校拒之门外,但他从来没有被打败过,最后,他终于留在了一个学校,他教给学生不放弃,教给学生接受不完美,让他们懂得面对困难。但有时候,看到部分学生get不到我想让他们get的点我会很生气,也许对部分同学还是有触动的,后面坚持花点时间去多给学生分享一些正能量的东西,耳濡目染,多接触积极的东西,才更有可能成为积极向上的人吧。
在教育中,面对各种各样的教育方式,我们会各种挣扎和尝试。如今我也在严厉和关爱的度上反复试探,也许找到合适的度需要一些时间的探索,开学的两个星期以来,我总觉得自己是否表扬的过于多了,而忽视了对于一些不良行为的打击,这样是否会影响班级的氛围和学风?有时候忙忙碌碌,又会觉得自己什么都没做好。
一个星期又过去了,稀里糊涂,明天再来总结一下自己的工作吧。无论怎样,还是有很多学生是让你看着愉悦的,那些让你生气的学生,再生气也得继续跟他周旋,还需要慢慢修炼一颗强大的心脏。
唯一能对自己说的,耐心点,再耐心一点。我要牢记我的初心,带着我的电动小马达,在逆境中找到希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