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象中,一路成长以来,所接受过爸爸妈妈来自深层的鼓励一直都很少。记得十二岁生日那年,妈妈给我准备了一个蛋糕,我满怀期待的打开蛋糕包装的时候,迎面看到的是蛋糕上插满了课本的模型,妈妈解释道:过几天就期末考了,我看你上次考试的分数很不理想,必须乘着生日吃蛋糕的时候提醒你一下期末考一定得好好考。我当时气得大哭。我至今印象非常深刻,我气的是妈妈居然能在我生日的时候还给我这样的压力。其实自己从小就是一个特别看状态的人,如果在重要的考试前自我状态没调整好,那我就会出现小考发挥很好,但是每次重要的考试,却总是频频考砸。
今天就想来聊聊,我们无论是作为学业测试中的考生,还是作为生活中的考生,所必须面对的心理战。针对这些现象,我有一个初步的解释,那就是很多考试的焦虑其实是“来自别人的压力”,也就是说,如果一个考生背负的只是自己的压力,那这份压力其实相对容易承受,但如果是老师或者父母,给了太大的压力,那这份压力通常就会无法被排解,进而就容易导致考试出现失误。
这个解释虽然很有力量,但却并不能解释所有的考试焦虑,一个重要的点是有时我们自以为付出的足够多,可世界却没有给我们相对应的回应时,我们总会陷入长时间的自我怀疑和焦虑。这在心理学上叫做“全能自恋”,婴儿时期的我们是全能自恋最原始的体现,婴儿觉得自己所发出的一切需求都得立即、完美的被满足,就像自己是造物主一样,否则就会发怒,恨不得摧毁些什么。
随着年龄逐渐增长,人们渐渐拜托最原始的全能自恋,减低了期望的阈值,不再是婴儿状态,可我们每个人心中都或多或少的保留着相对程度全能自恋,因此在付出却得不到回应的时候,我们就会变得暴怒,这也就是更加根本的焦虑了。
而关于焦虑更深层的思考,是关于思维和体验所带来的,这更普遍,也同样更加微妙,并且难以被察觉到。思维是停留在大脑层面的,受人的感觉和情绪影响,它可能不断变动,而体验则非常客观,是真实的世界表现。思维更像是体验之前的水中月,镜中花。打个比方,当年喝一杯透明饮品之前,你可能会想它是甜的,是涩的,但你只有真正去饮用了,才会真的知道它的口感。不喝的时候,无论思维如何运转,无论我们有多丰富的经验,其实都只是在猜。
思维其实有巨大的好处,它严重的简化了信息,而且形成体验的符号后,人就可以进行更便捷的记忆,以及各种进一步的思考了。
但是,思维会有各种问题,特别是在过度脱离体验之后,人很容易形成“向思维认同”的错误,即把思维等同于“我”,不自觉的觉得“思维就是我,我就是我的思维”。
在形成这种“向思维认同”之后,我们总是会想要更快的得到成长,却是只在脑中模拟,而不去真正的体验,从而就会变成,我们越只注重思维,不注重体验,就会越痛苦。有的人在一件事上做十年,却无法比得上别人只做了一年的时间,很重要的一点就是,前者主要在脑袋上出力,在思维上使劲,而后者则更注重在体验上使劲。
只在思维上使劲的人,感受到的只有不间断的压力与内耗,而在体验中使劲的人,感受到的更多是内驱力,是乐在其中。
结果就会形成这样两种心理,前者觉得:为了生存,我得学习,得阅读,得考试,可这些都好凄苦啊,我不愿意,但是为了出人头地,还是好好勤奋努力吧。后者觉得:哎呀,这事情怎么这么有意思有成就感呢,太有趣了。于是则更加热爱了。
这三种心理:别人的压力、全能自恋、体验与思维带来的焦虑,就是我对考试所要面对的心理战的剖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