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06-22
让我们遐想一下,如果爱因斯坦被思维困在经典力学的套路里,如果麦克莱恩把自己定位成一名优秀的司机,那么以他们的才智也可能成为理论发展者,成为精通维修和路况的老司机,但是,他们绝没有可能成为功业卓著的历史人物,也不可能成为某个领域的开拓者与集大成者。
他们探寻知识的共同特征是什么呢?
(1)跳出盒子之外,不受固有思维的限制
(2)具备长远发展眼光,不受眼前的利益或成绩所迷惑
(3)在精进的基础上,又发散性地去寻找知识的边界与联系
(4)锲而不舍,举一反三,且思且学,边学边思
我们学知识就像捞鱼。如果盯着每一条鱼我们什么也捞不到,如果只盯着同一种鱼就失去了其他美味。首先我们必须明白自己喜欢吃哪一种鱼,学会捕捞它;其次我们还要知道有哪些鱼类味道相似是近亲,如果我们有一天捕不到爱吃的鱼了,还有没有其他的突破点;最后我们发现除了自己吃,鱼还可以卖,进而就必须了解有什么渠道可以卖鱼、各种鱼类的市价是多少、怎么提高捕捞效率、怎么解决跨地运输、选择什么样的冷链保鲜技术、深加工产品线、怎么节省成本、怎么选择合作伙伴、怎么管理员工、市场营销手段、合约谈判技巧......
看吧,一开始其实我们只是在河边捞鱼而已,结果却走到了必须学习市场营销地步了。这时为什么呢?没有一种学习是刻舟求剑,我们随着知识和眼界的开拓,所处的环境和处境也随之改变,如果还在我们出发的地方“求剑”是多么愚笨呐。世间法,万变不离其宗,变即是不变,不变既是变。变化是一切学习的主题,我们要适应变化,还要学会随之跳舞。
所以那些被我们忽略的知识是什么呢?每个人的知识体系辐射的范围不同,可能被忽略的知识也不一样。讲这个问题不太有用,我招聘应届生的时候,领导说了一句话,“同一个学校毕业的智商都差不多,找脑子灵的!”
我诧异,智商都有了,什么叫脑子灵呢?
子曰:“不愤不启,不悱不发。举一隅不以三隅反,则不复也。”
不到一个人努力想弄明白却不得明白的程度,不要去开导他。不到他心里明白却不能完善表达出来的程度,不要去启发他。如果不能举一反三,就不要重复了。
“那些容易被忽略的知识”——这是一个伪命题。如果我们自己能察觉到,那它们就不算被忽略;如果我们不能察觉到,即便别人好心提醒,我们也不觉得这个知识有多重要。因此,这个命题最好用来自省,查查自己的漏项,而不是教别人查他们自身。
每一滴水都有自己的旅程,直到我们相聚在大海。我们分享知识和思维,企图阻挡他人面前的弯路或提醒他们掉落的金币,指一条最省时省力的路给他们。有一首歌词是这样写道:“我拥有的都是侥幸啊,我失去的才是人生。”歧路也是一段旅程,只要我们目标明确,无论得到了什么,又失去了什么,相信天生我材必有用,千金散尽还复来。
周末愉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