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与你》是20世纪最著名的宗教哲学家马丁•布伯的主要代表作,这本书开篇就指出:
世界,对人来说有两重。因为人的态度有两重。
人的态度有两重。因为人能说的基本词有两重。
基本词不是单个的词,而都是一对词。 一个基本词是“我—你”(Ich-Du)这一对词。另一个基本词是“我—它”(Ich-Es)这一对词。把当中的“它” 换成“他”或者“她”,这个基本词的意思不会受到影响。
这两个基本词被马丁•布伯用来描述人际关系,也构建了整本书的内容框架。
“我—它”(Ich-Es)
描述“我—它”的关系时,马丁•布伯指出:当我带着预期和目的去和一个对象建立关系时,这个关系即是我与它的关系。不管那预期或目的看起来是多么美好,这都是我与它的关系,因这个人没被我当作和我一样的存在看待,他在我面前沦为了我实现预期和目的的工具。
社会上诱惑有之,欲望有之,真实的自我总是轻易地被我们丢弃或是掩埋起来,然而只有找到本心,找到原始的存在,才能达到躯体与灵魂的契合,在面对外物时,才可以是纯粹的关系。 现实生活中要想真正做到这一点是非常难的,我们往往无法清楚地判断哪些是我与它,哪些是我与你。 因为很多时候,不管出于何种动机,当我们将目的与行动强加给别人时,都是构建了“我与它”的关系。
“我—你”(Ich-Du)
马丁·布伯称:当我放下预期和目的,而以我的全部本真与一个人或任一事物建立关系时,我就会与这个存在的全部本真相遇,这种没有掺杂着任何预期和目的的关系,即是我与你的关系。
在“我与你”的世界中,“我”带着自己的全部存在与“你”的全部存在相遇,这种相遇是全身心、毫无隐瞒、纯粹的交流。当我们敞开心扉,不带任何企图与世界相遇,这既是一种缘分,更是一种治愈,让我们在生活之中,却活在了生活之上。此时,灵魂并不存在于“我”之中,而存在于“我”与“你”之间。
“我—它”转向“我—你”
每个人都生活在二重世界:“我与它”的世俗世界和“我与你”的灵性世界。
在马丁•布伯看来,世界里的每一个“你”,都难免一而再地重新跌入“它”之中。布伯拿化蝶作比喻说道:“‘它’是蛹,‘你’是蝶。哪里能够分得清楚,经常纠缠在一起,成其为两重。”是的,“没有了‘它’,人就不能生活”。但是“谁要是只同‘它’生活,谁就不能算是人”。
人与人交往时,“它”难以改变,唯一能变的只有“我”——“我”看“它”的方式以及我们如何相遇又如何相处,最终达成“它”向“你”的转化。
著名的文学家与生物学家纳博科夫为妻子薇拉留下这样的诗句:“我需要的极少:一瓶墨水,地板上的一缕阳光,和你。”他在写给薇拉的第二封信中说:“你来到我的生活中,不是来拜访的,而是走进了一个王国,这里的每一条河流都在等待你的倒影,每一条路都在等待你的踏足。”
柏拉图亦在《会饮篇》中如此写道:"除了求善,爱决不会企盼任何事物的另一半或全部。人们如果确信他们的手脚对他们来说是坏的,那么他们甚至会把它们砍去。我确实认为,只有在善属于我们自己、恶属于其他人的意义上,我们才会赞美我们自己拥有的东西,因为我们爱的对象是善的,我们只爱善的,不爱其他。" 而曹禺曾言“长相知,才能不相疑;不相疑,才能长相知”。
这些达到“我与你”至臻境界的信条多么纯粹,多么美好。
栖身于这浩瀚世界,我们的相遇犹如银河摘星短短一瞬,可正是这无数的瞬间构成了人生的意义。只愿,我与你,不论是照面还是深交,不论是偶然还是命定,都能全然相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