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月的桠杈村,风已不如往昔温柔,屋前那几株挺拔的楠竹被夜雨冲刷得越发生机勃勃,叶片上晃悠着点点斑驳的阳光,随风而至的清香气息总是让人神清气爽,啁啾栖鸟声在这个人迹罕至的村庄上空回荡着回荡着。
从湖南电力集团柘溪事业部为天生桥电站电缆桥架增设项目远道而来的伍艺和他的队伍,就借居在广西隆林县西北部的桠杈村。作为湖南电力集团进军南网的先锋队,项目经理伍艺和他的团队肩负着非同一般的使命。从2019年10月金秋开工,初步预计2020年5月初夏竣工。由于建电站迁徙的因素,整个村子只剩六七户返乡留守老人。在这个以种植甘蔗和香蕉为主,远离尘嚣的村子,没有商店没有超市更没有走街串巷的四轮小货车,项目工程部每个星期的物资采购都需要开车前往76公里外的县城。其实,对于从大山里走出的人来说,所有的山都是大同小异的吧。看,眼前发白的弯弯山路,延伸到遥远的地方,远方的远方,可有不一样的生活。发白的弯弯山路,历经岁月的沧海桑田,可有沉淀所有山里人的美好企盼。只要站在风口对着大山诉说总会得到你想要的回应。
从桠杈村开车到工作地贵州安龙县的天生桥电站,车程不过十多分钟。沿着有珠江源之称的南盘江往上到贵州,顺着南盘江下去就是云南。为了方便开展工作,伍艺和他的团队每天就这样穿梭在两省来回奔波。如果不是因为村里修路需要改道的缘故,伍艺和他的伙伴们还是喜欢穿越山间小道去工地上干活,那样既能享受天然氧吧,更能强身健体。每每站立在即是西电东送的重点工程,又是珠江流域西江水系上游的龙头电站——天生桥电站,伍艺心里总会感慨电力系统日新月异的变迁。
在现场安装桥架的伍艺,觉得自己的胸口今日沉闷得有些异样。为表达全国各民族人民对抗击新冠疫情斗争牺牲烈士和逝世同胞的深切哀悼,国务院决定2020年4月4日举行全国哀悼活动。伍艺脑海里涌现出一句白居易的詩“风吹旷野纸钱飞,古墓累累春草绿。”。2020年这一次流行病的传播,让多少人再也体会不到家的团圆,听不到那熟悉的声音,那些人心中该是何等悲凉和绝望,常年在外援建的伍艺有着切身体会。2014年伍艺和妻子结婚七八年后终于迎来了一对龙凤胎宝贝,在妻子艰辛哺育儿女的时期,自己却因为工作的需要,一年总有一半的时间在外施工,无法照顾他们。每当晚上视频聊天的时候,看着他们隔着屏幕睡眼惺忪亲吻的可爱模样,心中的思念多一丝,愧疚感就加重一成。这些年来多亏岳父岳母的帮衬,自己才能安心在外。当离别时望着七旬老人本应安享天伦,却强撑被岁月深深烙印的身影,怎能不教人暗自心酸垂泪。面对有些选择,你只能完成一个党员和负责人应尽的社会责任,哪怕会辜负家人。虽说最长情的告白是陪伴。也害怕等自己有时间陪伴时孩子长大了,不需要陪伴。老人走了,再也没有陪伴的机会。惟愿以后他们能理解父辈的担当和责任感。惟愿时光它慢一点流逝, 再慢一点流逝。
在疫情最严重的那段时间,虽然是与家中两宝相处时间最长的一次。可一想到五月就要竣工的项目,心里就焦虑着急啊,盼星星盼月亮,终于等到全国疫情缓和,企业吹响复工复产的冲锋号。从三月七日抵达天生桥工地后,伍艺就和陶哥华哥他们每天加班加点的赶工程进度,想着压缩牺牲一下自己休息的时候,赶紧把失去的时间找回来,争取尽快完工,早日享受家的温暖。可是,在励磁层2号机的电缆整改和主路电缆桥架安装的过程中,虽说由一开始对新材料、新的安装工艺不熟悉,到后来慢慢的摸索出了一些门道,但繁琐的程序让施工进度无论如何都快不起来。比如安装支架,一排就要比原先多一个支架和四个膨胀螺丝,每个细小的螺丝眼钻孔就像金刚钻用在瓷器瓶上。电缆装盒也因有了支架的阻碍变得难上加难。还有号称焊接界全能王的氩弧焊焊接,不锈钢板的打磨,弯头的制作都是伍艺团队前进路上的拦路虎。
就拿氩弧焊技术来说,它是在普通电弧焊原理的基础上,利用氩气对金属焊材的保护,通过高电流使焊材在被焊基材上融化成液态形成溶池,使被焊金属和焊材达到治金结合的一种焊接技术。虽说它和传统的焊接方法基本相似,但焊接零点以下薄板的时候容易变形起皱,还有引弧困难易断弧,偏弧或电弧不稳定等。板的厚度和点击的时间、电流都是焊接成败的关键。
虽然此次项目工程的难度大、工程紧、人员少。可行伍出身的伍艺有一股咬定青山不松口的韧劲,认定了一个目标就会一往直前。想当初去葛洲坝修桥架的时候,还不会烧电焊呢,每次都眼巴巴的等着焊接师傅把别人工地上的任务完成了才轮到自己。性急的伍艺觉得自己左顾右盼望眼欲穿等候的模样,像极了传闻中的望夫石。怎么办?求人不如求己,自己动手学呗。那段时间无论白昼心里琢磨的只有焊接,不记得被飞溅的火花灼伤了多少次,也不记得多少次因为练习技艺忘记回家吃饭的点而被妻子念叨。最终通过自学和不耻下问的请教,技艺突飞猛进,当能够独当一面的时刻别提心里有多自豪。一个人呀,只要有“锲而不舍,金石可镂”的钻劲,就没有干不成的事。
一天的忙碌终于结束了,踏着傍晚的余辉回到村口的家,不施粉黛的田园小舍,孤零零的矗立在路旁,如同一个寂寞的老者正翘首盼归人。没有粉刷的水泥外墙,鲜红的春联特别的醒目,蓝绿色的六扇门,一半还可以看出原来的色彩,一半已被时间洗得泛白。没有窗户的房间,光影正四处游荡。开放式厨房里阵阵菜香扑鼻而来,饥肠辘辘的人忍不住吞咽了一下口水,赶忙拿起饭盒打上喜爱的油豆腐炒肉,一点下饭的坛子菜,找一门框坐上,或靠在禾场护栏上就着徐徐清风大快朵颐。偶尔碗盆相遇的悦耳声,狼吞虎咽的咀嚼声,咕噜咕噜的喝水声,这些微细的声音映在门框上万事顺心四个字,显得这一刻很是圆满。在没有娱乐活动的桠杈村,好像把人都带回了上世纪五六十年代的乡下。当别的工友在彩条布隔断的卫生间冲完凉休息,伍艺还在电脑上忙着写工作计划,星期一励磁层2号机扫尾工作。星期二办理励磁层1号机的工作票,做现场防护。星期三开始用六天时间完成励磁层1号的旧桥架拆除和主路桥架的安装工作……静悄悄的山村,灯光将伏案工作的人身影拉得长长的。这一幕,有一句话是这么说来着,站在你所热爱的世界里闪闪发光。
世界上有两种最耀眼的光,一种是太阳,一种是我们努力的模样。有人说,只要我们能将受的苦、吃的亏、担的责、扛的罪、思的痛,一一接受并转化为能量,到最后它都会变成光,照亮你我前行的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