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看了电影《狩猎》,讲的是这么一个故事:一个幼稚园小女孩和老师表白被拒,说了一句她可能都不知道是什么意思的话,只知道那是不好的话:他的小弟弟是硬的。于是这个老师成为众矢之,站在道德制高点的人们对他充满了恶意。这个谎言毁了他的一生。
我相信很多看完这个电影的人都不会忘记这句反复出现的台词:我相信小孩子是不会撒谎的。于是大家开始针对这个撒谎的小女孩,但是细想一下就会发现,错的其实是大人。
其实小女孩第一次撒谎只是因为很生气,她只是想用恶毒的话来回答这个问题:“你为什么讨厌卢卡斯,我还以为你们是好朋友呢”。当然,她的这个回答会让任何一个大人都为之震惊,想要马上通知警察,抓捕卢卡斯,确认其他孩子有没有受到侵害。我认为这个时候的幼儿园园长没有错,要是你突然被告知这么一件事也会这样做的。
但是第二天,事情就完全变味了,孩子的谎言永远不会被揭穿了。“我昨天是胡说的”这样的话也没人相信了,大人认为她是因为害怕而不敢说出真相,于是诱导她说出更多细节,克拉儿再一次撒谎了,虽然她只是点头称是,但是足够击败园长提醒的那句,“这个孩子很有想象力”了。
克拉儿的谎言让一头雾水的卢卡斯丢了工作和与儿子居住的机会,这件莫须有的事现在闹的沸沸扬扬,克拉儿也认识到自己好像做错了什么,她跟妈妈说卢卡斯什么都没做,都是自己胡说的,可是妈妈却说:“这可能很难理解,你的脑袋会选择性的忘记发生过的事,因为这些回忆是不愉快的,但是它真的发生了,我们很高兴你告诉了我们”。
好吧,我们相信真相总会大白的,幼稚园的更多小朋友做了“证人”,他们都描述了卢卡斯家地下室情况,但是卢卡斯家并没有地下室。人们都相信小孩子不会说谎,但人们错了,卢卡斯被无罪释放。这在我们这些上帝看来是合乎情理的,但是小镇上的人们对他的道德制裁才刚刚开始。
从拒绝卖东西给性侵犯和他的儿子,到杀死性侵犯的爱狗芬妮,再到暴打性侵犯到头破血流,没人出来阻止,因为他们代表了正义......
教堂里,卢卡斯又有了一次证明清白的机会,他看着克拉儿演唱,心里不是滋味,于是他看向了克拉儿的父亲,他最好的朋友,最了解他的人。卢卡斯发疯似得问到:“你看到了吗?”克拉儿的父亲知道了真相,他之前说过看卢卡斯的眼睛就知道他有没撒谎。
晚上回到家,里奥把女儿抱回床上,迷糊之中克拉儿呼喊出卢卡斯和芬妮的名字,也向父亲承认一切都是自己编造的谎言。西奥说:“世界上存在着太多恶意,但如果我们相互支持,那些恶意自然会离去”。西奥带上食物,决定去卢卡斯家与他和解。
一年后,大家和卢卡斯亲热拥抱,相聚在卢卡斯儿子的成人礼上。一颗子弹差点穿过卢卡斯的头,似乎在说,事情远没有结束。
5次申辩没有人听,让我想起了《乌合之众》里的几段话。
“地方长官善于说童言无忌。哪怕他们只有一点基本的心理学修养,他们也会知道,事情正好相反,儿童一直就在撒谎。当然,这是一种无辜的谎言,但它依然是谎言。正如经常发生的情况那样,用孩子的证词来决定被告的命运,还不如用扔硬币的方式来得合适。”
“犯罪群体的一般特征同我们在所有群体中所看到的特征并没有什么不同:易受怂恿、轻信、善变,把好或坏的感情加以夸大、赋予某种道德,等等。”
“通常,群体犯罪的动机往往是种强烈的暗示,参与这种犯罪的个人事后会坚信他们的行为不过是在履行责任,这与平常的犯罪很不一样。”
中间有一个小插曲,两个小男孩,都是伤心欲绝,一个是爸爸被误会是性侵犯,被人们唾弃,一个是妹妹被人性侵害。两个小男孩都很伤心,但是人们会在安慰一个的同时把另一个扔出门外......
《狩猎》这个名字很有意思,一是指大家进行的狩猎游戏,二是孩子的成人礼。成人了就可以合法狩猎了,而卢卡斯就这那只猎物,自以为安全,殊不知又多少猎枪在等着他。而他终究不是鹿,所以马库斯拥有了合法施恶的权利,和那些成人一样合法施恶的权利。
所以我说,真理掌握在大多数人手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