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一季的马薇薇已经不如前几季了。
这是大多数人看了《奇葩5》的感受。我也是大多数人的其中一个。
直到上一期,所有人都知道了她患有严重的抑郁症。
我们都不知道她到底经历了什么,只知道不久前她分手了,看起来变了很多,气场风格都不一样了。甚至是似乎没有从前优秀了。
什么是抑郁症呢。好像在我们的普遍印象中,最有象征性的就是精神崩溃,不正常,自卑,低落,想自杀。
其实除了这些,它更可怕的,是会收走一个人的光芒。
我在看第五季奇葩说的时候总觉得这个马薇薇像替身,好像少了什么。
后来看她哭得难受,就突然发现她身后的那个光环,微微弱弱,闪闪烁烁,是那里变了吧。
什么会让一个人变成这样?除了人事,环境,还有失控的抑郁。
我想我也曾是抑郁症患者。在那个我还不知道什么叫抑郁的年纪。
我的母亲在容忍了那个男人多年的背叛和家暴后,终于在我12岁的时候选择离婚。
从她拖着行李上了车后,我的整个人生彻底的颠覆了。
没有了餐桌上的一日三餐,相继替代的是每月一两百块的生活费,学校周边的小摊贩成了我的日常光顾对象。
我越来越讨厌背书包,所以总把它放在课桌里过夜,然后一个人晃晃荡荡,像个单薄的游魂,我第一次学会了喝酒,第一次在广场长椅上躺了一夜,第一次进网吧,然后无数个通宵不归家。
有谁能知道,我曾是一个三好学生啊。
小学的每个期末考试都能把奖状拿回家,我的作文总是被老师当作范文在班上大声朗读。我考上了县里最好的中学也进入了重点班,我仍然拿着奖状作文仍是范文。
我曾参加少年报上的一个写作比赛也进入复选。我那么热爱文字,那也是我骄傲。但后来一切都变了。
我什么都写不出来了。
写出来的也全都不对了。被课堂朗读的作文不再是我的,我的成绩也一落千丈。
我的课外读物从各种少年报刊变成了封面诡异渗人的杂志,偏偏那时候的我真的特别爱那样的黑暗,包括里面的各种小说,扭曲惨痛的主角人生,荒诞绝望的情节,让我看得不能自拔。
就好像爱上了食人花湿软舌头,连同舌苔上的倒刺,让我痛得很爽。
真的就像那些劣质小说里说的,痛觉让我感觉我还活着。
我不知不觉的暗自享受着它拉着我,往那个空洞阴暗的深渊,没有人要救,我也不求。
那里不仅没有一丝光芒,它还会吞噬一切光芒,我被黑色同化,走在白天的操场上,跟影子一样分不出鼻子眼睛嘴唇, 没有人的模样。
扭曲自卑的我,软弱恐惧的我,阴郁极端的我, 自杀没成功的我。
被老师称赞的悟性,被同学羡慕的成绩,自己最热爱的文字最引以为傲的写作能力,全都不复存在
。
那时的我没有意识到的东西,在多年后终于看清,那个少年身后的光芒,被吞噬的一点不剩。而吞噬者,就是疯疯癫癫阴郁极端的自己,一身戾气和抑郁,而她身后站的是这辈子都没可能切断血缘的也最面目狰狞的亲人。
我们一同杀死了那个少年。
好像一本超级烂的小说,情节每况愈下,主人公却无法像励志剧情一样反击,只能软沓沓的陷进沼泽,还享受着那滩烂泥,变成一样的烂泥。
结尾只能是一句摇着头撇着嘴的唏嘘,“泯然众人矣“”。
这五个字,在我接近27的时候,越来越感受到了它带来的刺痛悔恨无奈。
唯一的一点光芒,算不上天赋的一点技能,真的没有了。
后来也不是没有试过重新找回,但好像被老天收走了,写的东西烂得自己都看不下去,从前的十分之一都找不回了。
少年没法复活,我又没法死去。
很多时候看似不经意的选择和改变,却影响了剩下的整个剧情。
偶尔会想,如果能重来一次一定要告诉12岁的自己不能那么堕落。但,又真的可控吗。
人生的答案可能早就写好,所以才会说最重要的是过程,因为只有过程,是我们参与选择的。
好与坏不可控,但对与错是可以的。
就像这一季马薇薇虽然被骂江郎才尽用哭卖惨,但她仍然在台上,在辩论,那些舆论眼光,很伤人,但对一个成年人来说,我们该跟食人花有一博的。
所以我真的不太想就这么放弃,就算没有胜算,也要丧丧的继续呀。
这个年纪老大不小挺尴尬,但不是有句话说什么时候开始都不算晚。
就再试一试吧。
成年人嘛,没死之前还是要扑腾两下的。
我也喝不下什么鸡汤了,自然写不出多励志的话。只是想说如果你也不甘心,那还是别躲了吧。过去的不能改变,当然未来可能你也没办法改写。但你知道吧,你躲躲藏藏的样子真的很难看。
况且,人又能躲哪去呢。那件该做的事没做,死都不舒坦。
别做人时 人间不值得,做鬼了 阴间也不值得。
麻痹会上瘾也会褪去,不能每分每秒持续一辈子。
那些失去的就算我们真的没法找回,但我们都知道,那个少年死得很惨,你别像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