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知乎上看一个故事:一个人从小一直有偷书的毛病,他在逛书店书时假装从容地拿起一本书翻看,然后又随意拿起另一本,把第一本合上夹在腋下,翻看第二本,最后放下第一本,从容地离开书店,从而得手,直到他把偷来的书塞满自己家里五层书架。后来,他自己成年开了一家超市,在某一天亲眼看到了一个中学模样的男孩儿用曾经自己管用的伎俩从超市里从容偷走了泡面。他有瞬间的震惊和失神,仿佛在那一刻看到了小时候书店里的自己。
今天跟同学联系聊天的时候,聊到她自己在澳洲生活的近况,似乎负能量满满,打工的寿司店老板和同事们报团排斥和嫌弃她:明明寿司越做越好越来越娴熟,却一直被挑速度慢被嫌弃做的不好;有自己独立的想法和爱好,又要被嘲笑为外星人和不成熟。我听她吐槽自己的遭遇,听她如何从怀疑自己到坚持自己,我突然想到自己在某一段时间也是这样,排斥过别人和挑剔过自己。现在想想那时候自己真的好苦啊,心里的东西脱口成了一把剑生生戳向别人,把自己的负能量无形传递给他人,伤人害己。古人云“以人为镜,可以知得失”。我很庆幸我朋友没在他人的苦水里迷失,反而更让自己知道要保持自己多么珍贵和不易,就像她自己说的“走自己的路,让别人逼逼叨”。我也庆幸我在这段谈天里看到了自己当时有多傻,用糟糕的心态评价看待人和事。
以人为镜,看人看自己。
图片发自简书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