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岁的儿子迷上了手游,爸爸的1句话,让儿子戒了游戏瘾……
“妈,我手机呢?”
11岁的儿子,最近迷上了手游,回家进门的第一句话都是问妈妈要手机。
妈妈管不住孩子,告诉了出差一个月才回家的丈夫。
“儿子,听说你现在每天沉迷这个?”爸爸指着手机。
“嗯。”儿子低头承认。
“玩的时候有什么感觉,玩完后呢?”
“途中很刺激过瘾,但后面感觉有些空虚,耽误了做作业的时间,上课有时也想着游戏!”
“既然玩结束是空虚,自己也觉得影响了学习,为什么还会每次再玩呢?控制不住自己,对不对?”
“嗯,习惯了。”儿子一脸无助地望着爸爸。
“好!爸爸来帮助你!”
父亲让儿子拿出手机,然后在家里找来一个小锤子,“儿子,你自己砸了它!”
“爸爸!”儿子惊愕地看着父亲。
“砸了它,我们的家可以没了手机,但不能没了儿子!”
爸爸的这句话,让儿子陷入了沉思。儿子突然如果懂得继续下去,游戏会毁了自己,也明白了有些事情是由边界的,有底线的!
当然,爸爸后来并没有让儿子真砸碎手机,而是通过这番交流,让孩子懂得了什么叫原则。
随后,爸爸又帮他制定了戒除游戏网瘾的方案。
1.由每天玩3个小时,改为做完作业后每天玩半个小时,慢慢过渡。
2.周末父母陪孩子多出去郊游。
3.父母做好榜样,在家不玩游戏、不打牌。
4.给孩子报编程、机器人兴趣班,转移孩子的关注。
几个月后,孩子真的戒掉了游戏瘾,学习成绩又回到了原来的名列前茅。
还有另外一个关于原则和边界的故事。
有一次和闺蜜聚餐,期间孩子吵着要玩手机游戏。
闺蜜放下手中的筷子,看着孩子的眼睛,和善而坚定地说,“我们上午在家已经玩了,所以现在不能给你玩,明白吗?”
孩子不听,继续哭闹。
闺蜜蹲下来跟孩子说:妈妈知道你很想看,但我们约定了每天只能玩一次的,我们都要遵守承诺、守好规矩,你可以去和弟弟玩一会。
孩子看妈妈的态度非常坚决,只好作罢,跑去和弟弟玩了。
闺蜜说:因为之前,我说了不的事情,从来没有妥协过。所以他能明白我的底线,明白哭闹也不能满足他的要求,也就不会无休止的哭了。
当我们为孩子设置相应边界,就可以让孩子明白有些原则是必须要坚持的,不可逾越的。
人们常说父母爱孩子,应该是无条件的接纳。父母的爱是没有条件,但一定要有原则。
教育孩子一定不要养成有求必应的习惯,对孩子的付出一定要有边界,要有自己的底线。无边界的爱,对孩子来说,是一味毁灭性的毒药。
父母没有原则的让步甚至是纵容,不是爱孩子,而是害孩子,让孩子从小就不懂得什么是原则。
想让孩子守规矩、讲规则,前提是家长要坚持自己的原则,而且要让孩子明白坚持原则的重要性。
面对孩子的不良行为和不合理要求,要用和善而坚定的态度,清楚地告诉孩子有的事情能做,有的事情绝对不能做,做人做事都有底线原则,让孩子明确自己行为的边界。
教育引导孩子,有原则地控制,比无原则地纵容更重要。
我们既是孩子的引路人,也是孩子的同行者,在教育引导的路上,既不失去爱,也不缺乏管教,坚守做父母的原则。
愿天下的父母都能做到,不含敌意的坚决,不带诱惑的深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