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上,上学时,在车上,儿子(高三生)一边吃早饭,一边提醒我,这一两个月的零花钱没有给。这一说,最近好像是没有在支付宝里转账操作。我说:“应该就是这一个月的没给,上个月感觉给过了,我回去后,看一下,差多少,就给你转过去。”然后,跟他解释了下,这段时间都是他爸爸到外面买买买,我在家买菜什么的,也都是微信上支付,不怎么用支付宝,所以给忘了。
然后,他说,说到这儿,想起来了,我同桌去澳门玩,看中了一个包,打算买,后来没买,她爸回来后,就直接把钱给她了,3000块!
我马上明白他什么意思了。
因为,我们两个原来说好的,他的零花钱是每月60元。
当时,开着车,也没仔细想。只是说:“她是不是家里管控得很严格啊?”
他说,是的。
“那她怎么花(钱),是不是也在管控范围里啊?”
“应该是的!“
“那她没有自由,而你有自由啊!“
“那是的。“他不置可否地应道。
“那就是喽,你怎么花钱,我们不干涉,对吧?”我停顿了一下,“想想,你拥有的是最可贵的东西,对吧?不是夏明翰有首诗吗“,我一下子也记不起具体是什么了,说”爱情价更高,但是,自由最可贵。若为了自由,其他的都可以不要的那首诗。“
他没吭声,继续吃着包子。
“啊呀,记不清了,你记得那首诗吗?”我问道。
“不记得了”。
也不知他是真不记得,还是装不记得,抑或是忙着赶紧吃完。
我继续,“换句话说,我给你3000块,你在网上乱花,甚至可能被网络给绑架,然后废掉自己,你觉得,这是不是,损失太大了?”因为,我知道他的零花钱就是在网上买一些文章花掉了。“你说,我敢给你吗?”
他“嗯”了一声,就没再说什么,三、四分钟后,收拾一下东西,下车了。
回来的路上,我就在想那首诗。明明记得,逻辑很简单,也很朗朗上口的,怎么就忘了具体的呢?
到家以后,手机上一搜,出来了。
“生命诚可贵,
爱情价更高,
若为自由故,
二者皆可抛”
是匈牙利诗人裴多菲·山陀尔的《自由与爱情》。
奇怪了,为什么我记得夏明翰了呢?
“砍头不要紧,
只要主义真。
杀了夏明翰,
还有后来人!
应该是当年读书老师讲解时,把二者放在一起了。毕竟两首诗还是有异曲同工之处。两人都为了民族独立和解放、争取人民的自由而英勇斗争的民族英雄。
虽然二人的“自由”,远比我们母子口中的“自由”更加宏大,但我决定,等晚上见到他时,还要给他诵读一遍。
并且,还要加上一点,“俭以养德”。
诸葛亮的“诫子书”。
“夫君子之行,静以修身,俭以养德。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
如果重来一遍,遇到零花钱巨大差异的问题,我想,先说“俭以养德”,再来“生命诚可贵,爱情价更高。若为自由故,二者皆可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