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人的焦虑
我们这个社会充斥着焦虑,那这些焦虑从哪些人群中可以体现呢?这些焦虑从何而来?
焦虑在中产阶级,学生,居家妇女,青年人尤为突出,那我们来分析一下产生的原因:中产阶级处于一个:“比上不足,比下有余”的尴尬处境。他们有追求,有思想,想改变自己的处境,甚至是想要改变自己的阶级,可是当他们的愿望难以实现时,便开始了焦虑。此时,中产阶级便会把注意力转移,转向下一代,自己的子女,让他们尽可能的接受良好的教育,让他们尽可能的多学技能,知识,好让自己的子女来实现自己的愿望,中产阶级,其实,也变向的将焦虑带给了自己的孩子。
在这个虽说不是:“万般皆下品,惟有读书高”的时代,但还是比较看中学生的成绩和毕业学校的,这样使得学生们的竞争在无形中变得更加的激烈,当这些学生的学习和生活一出现问题,这时他们将开始焦虑,随着问题的变化和改变,这些学生们的焦虑会加重或者减轻。居家妇女她们处于无工作状态,可能是刚开始丈夫不让她们去工作,也可能是因为她们要孕育,照顾下一代,总之,她们没有了工作,随着时间的移动,孩子逐渐长大,丈夫的经济压力变大,此时,居家妇女即使是想帮助丈夫,可是长时间的居家使得自己的一些工作,社交的技能逐渐开始减弱。所以,她们大多数妇女是选择居家,不愿意给自己一些挑战,这样,她们的精神压力也会逐渐增加,焦虑会随着增加。对于青少年我们这个特殊的群体:他们思维更加活跃,创造力更加的强,社交需要也更加的强,但是呢?随着科技,互联网技术的发展,使得人与人之间的交流变得更加的便捷,但是人与人的距离却越来越远。我记得这样一段话:“在电脑,手机前,无人知道你是一条狗。”不管是QQ还是微信等等,不管是啥?这样的社交手段,社交技术,使得人们,尤其是青少年越来越缺少一些交流,交际的能力,这时候,就会出现很多青少年选择自我隐蔽,来打游戏……,而这些行为并不会减低自己的焦虑,相反还会增加自己的焦虑。
焦虑积累的时间久了可能会形成焦虑症,焦虑症则是一种很让人头痛的疾病,还会让人产生认知障碍,会造成失眠,会造成精神运动性不安……。焦虑,有如此多的弊病,那么,我们又该如何改变自己调节自己呢?
首先,我想人们应该有一个正确的定位,做好自己应该做的事情,认识到自己的能力是有限的,做一些新鲜事的时候,要允许自己犯错,因为我们每个人都不是完美的超人。接着,我们就来说一些具体的,可以实践的方法:让自己专注的完成自己的作业,完成自己的工作(尽自己的最大能力做到心无旁骛)。给自己定一些学习的目标,可以使长期的,也可以是短期的,要根据自己的能力大小,来制定。还有,要让自己不要执着于某一件事情之中,而不要太过于期待某一件事情,这样可以来练习自己的控制能力,从而使自己和内心达成一致。最后呢!我们要勇于行动,大多数焦虑都是因为:做的太少,想得太多。我们还要有积极的心态,乐观的看待周围的事物,要有自己的追求和爱好。这样,我们开始让自己的焦虑远离自己,让自己拥有一个健康的生活。远离焦虑从现在做起吧!
这里有一些关于“焦虑”的一些观点和文献 以及资料:
《健全的社会》弗洛姆
只有当经济,社会政治以及文化同时发生变革时,社会才会进步。任何局限于某一领域的进步,都会危及全面。
我们的人民百分之九十都识字。我们有广播、电视、电脑、手机……。人人每天都有报纸可读,消息可看。但是,这些传播媒介没有过多的给我们介绍古往今来的优秀的文学作品和音乐以及艺术,而是在广告的协同作用下,用缺乏真实感的低级趣味的东西、虐待狂的幻想,来充塞人们的心灵。当影视等媒介传播出来的东西与现实不符合或者没有重叠之处,人们就会陷入疯狂的焦虑。即使是没有充分文化修养之人偶然想娱乐一下,看到这些东西也会觉得难看,也会使他们陷入焦虑之中。
我们已经将每日平均的工作时间减少到一百多年前的一半左右。我们现在能够自由支配的时间比我们祖先梦想的还要多。但是结果又怎么样呢?我们不知道怎样使用这新获得的自由时间;我们只是设法消磨这些节余下来的时间,在熬过这节余的时间的同时,我们的心理负担却又在莫名其妙的加大,我们的焦虑也随着这节余时间与日俱增。
弗洛伊德的《文明及其不满》
人性的要求和社会的要求会相互冲突,因而整个是会生病的。现在这个物欲横流的名利社会,大多数人总是为名利,钱财,地位所累,而这些外在的东西,又会使我们焦虑,循环往返就会成为一种病理状态。
罗洛·梅《焦虑的意义》
“焦虑是人类的基本处境。”“焦虑无法避免,却可以降低。焦虑管理问题是把它降低到正常水准,并利用这种正常的焦虑作为增加我们的察觉、警戒。”
舍恩《你生存的本能正在杀死你》
在一个物质享受越多的世界中,我们的急躁、不适、焦虑和抑郁也越来越严重。世界为我们提供了联络工具,却导致了一个悖论,即我们在技术上与外界建立了超强的联络,却日益疏远了我们的内心世界。如果我们的事情是永远做不完的,那么长期处于这种焦虑状态会产生什么影响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