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晓先
第十五章 公司分立知识产权当家
公司作为现代企业制度,已经成为了市场经济主体的表现形式。但传统的公司模式是“大而全”的,既只要与公司相关的所有部门都在一个公司内,也就是说除了按照生产、销售、财务等传统的部门划分方法的总汇之外,有形财产与无形财产也往往是合二为一的。到知识产权唱主角的今天,公司划分的模式还是有了点变化。从一些跨国公司的经验来看,不少的公司倾向于把自己物权和知识产权分立为两个公司来经营和管理。从今天的市场发展趋势来看,这种公司分立设置的模式对公司的发展有着重要的意义。
一 专业化奠定公司分立基础
在企业界,破产、收购、分立、兼并的现象是经常发生的,有的企业家会因为公司破产而难以东山再起,而有的企业家却因公司的破产反而让他更从容和轻装地驰骋市场。有人会说,这是公司制度设置的好处决定的。是的,具有公司法知识的人都知道,公司制度之所以是目前规范市场主体最好的制度,就在于公司的有限责任制度。有限责任使公司的财产与公司股东的财产得以分离,即股东个人的债权债务不牵扯到公司,公司的债权债务也不会与股东个人的财产相连。这种可以预见最大风险的公司制度设置,让胸有大志的企业家敢于放开手脚冲锋陷阵。
这里谈的有的企业家会因公司破产而难以东山再起,是因为这个企业家所在的公司是“大而全”的,公司的物权、知识产权,公司的有形资产与无形资产,在公司破产时被全部打包处理了,当其公司破产后,东山再起就不那么有希望了。而有的企业家,其公司的破产反而让他更从容和轻装地驰骋市场,是因为这个企业家很聪明,他把公司的物权与知识产权分立为不同的公司。当破产、收购、分立、兼并的情形发生时,涉及到的只是他的物权公司,而其知识产权公司还在正常运转。如果其知识产权价8值连城,则办理了质押之后,任何的银行都会向其伸出援助之手。有了银行业的支持,任何的公司都可以东山再起。而且在公司分立的情形下,其物权公司如果一直在使用其知识产权公司中的专利和商标的话,则尽管其的物权公司破产了或被其他公司收购、兼并了,为了延续市场的影响,还是仍然有可能继续使用其知识产权公司中的专利和商标的。这就是一种“东方不亮西方亮”的局面,给人“星火再燎原”的希望。
投资者往往对“主业清晰”(pure-play)公司有着特别的偏好,许多投资者对专注于某一行业发展的公司比较看好,因为这些公司的业务结构比较单纯因而比较容易估算出其真实价值。从另一个角度看,这种偏好也反映出不少投资者对曾经非常红火的大规模混合兼并行为反感。公司分立有时也是一种反收购的手段。当一个公司的下属分公司被收购方看中,收购方要收购整个企业时,总公司通过把该分公司分立出去变为子公司就可以避免被整体收购的恶运。
目前,跨国公司就常常以分立的方式设立子公司,母公司之下设有知识产权公司、财务公司、生产公司、销售公司等等。这种子母公司模式,使得子母公司之间不存在密切的隶属联系和依存关系。就算把子公司全部都卖了,也可以因为子公司的独立评估而卖得更好的价钱。
二 公司分立赢得“婚前财产”
资料:据《京华时报》2007年8月29日的文章“跨国企业借合资吞掉老品牌”报道:有一组数据极为触目惊心:90%的中外合资合作企业,使用的是外国投资方的商标;目前我国八大饮料公司已有7家被美国的可口可乐或百事可乐吞并;四大年产量超8万吨的洗衣粉厂被外企吃掉了3个;国外品牌在化妆品市场占75%。
跨国企业想进入中国,通常会选择与中国的本土拥有驰名商标的公司合资,大众、宝洁等品牌都是这样进入中国的。用品牌专家李光斗的话说,跨国公司对中国品牌的策略历来都是:“打得赢就打,打不赢就买,买了之后就束之高阁。”对于价值较大的中国品牌,外商一般不会买断其所有权,而是以较少的资金买断其使用权。合资后,外商一般会利用自己的控股决策权,有意把中方品牌安排在低档产品上,或干脆将中方品牌弃之不用,同时大力培育外方品牌。中方品牌合资后若干年不用,就会被消费者逐渐淡忘。而中国企业出于缺乏资金、管理经验和技术的现实状况,渴望从与外企的合资和合作中获得发展。但是在合资过程中,大部分中国企业却没有保护品牌的意识,再加上不熟悉知识产权游戏规则,在合作协议中埋下种种隐患,从而导致自主品牌的流失。
当年在电视上广告铺天盖地的沙市日化“活力28”洗衣粉,曾是一度排在全国前两位的洗涤用品名牌,出于想发展壮大,它与德国汉高集团合资。结果没想到,汉高逐渐在经营权上占据主导地位,并以“活力28”品牌萎缩为由,将其搁置起来。到现在,“活力28” 已完全退出市场。有过同样遭遇的还有熊猫洗衣粉和美加净等品牌。还有一些中国企业只顾眼前利益,合资过程中要么将自己的品牌拱手白送,要么就低价贱卖。像1995年“香雪海”冰箱与韩国三星公司合资时,竟未对“香雪海”品牌进行价值评估,而即使保守估计,当时的“香雪海”品牌价值也在一个亿以上。
我国在20世纪80年代中由于银行贷款政策的收紧,国内企业贷款都不容易,而中国的开放也使得国际投资者关注中国这个新的市场,合资在当时是可以让双方共赢的一个选择。因此,合资的话题在中国的20个世纪的80-90年代非常热。我们回顾一下当时的情景,就可以发现合资中的一个非常普遍的现象:中方公司连有形资产到无形资产都折价并入了合资公司,但是外方的无形资产并没有折价并入合资公司。外方可以这样操作的一个根据,也就是其知识产权公司是独立的。合资公司往往不采用中方的品牌,中方的商标就这样被打入“冷宫”。品牌一旦离开市场,并被消费者遗忘的话,品牌的含金量就会直线下降。这种普遍的合资模式对中方来说是存在危险的,但在当时并没有引起人们的质疑。
常见的合资图解如下: (不能显示图形)
危险在于合资期满后,中方企业怎么在市场中求生存?我国的《中外合资企业法》规定了,合资企业的最长时间为50年,就算有的合资企业的命运长至50年,但一旦合资期满解体或中间解除合同,合资的双方就像夫妻离婚一样,将分割婚内财产,分割完财产双方将各自为阵地设法生存。这时的外方将继续用合资期间一直在市场上没间断过的自己的品牌,等于合资期间依该品牌打下的天下,完全被外方独自占有。而中方的生存问题马上就显现了前所未有的困难。中方如果继续用合资期间的商标,就必须向外方支付许可使用费,如果不想支付商标许可使用费,那就得想办法让消费者想起被打入了“冷宫”的商标,或者再创能被市场接受的新商标。不管中方采用哪种方法,生存的风险和代价都不会小。
随着中方企业知识产权意识的提高,合资再采用原来的冷冻中方商标的方法已不那么容易了,于是有的合资公司就采取了用外方品牌开拓市场,而用中方的商标去银行办质押来贷款,这样合资公司不用任何特别的代价就可以从银行拿到大笔的流动资金,有人把合资公司的这种做法,叫做“空手套白狼”。
面对合资公司的这种新举动,中方应强调,品牌只有继续驰骋于市场上,才能保持或提高其含金量。而且银行也应该在质押合同中,特别约定质押方有义务保持或提高质押品牌的价值。落实这种义务就要求以质押品牌有广告的投入和市场的销售量的数据来说话。
相关资料:外资控股中国企业正呈加快趋势的主要表现(《上海证券报》2006-11-21)
其一,从合资到独资的发展速度越来越快,外商独资全面超过中外合资合作。比如,宝洁在中国的公司除上海沙宣是合资企业外,其余9家已全部独资;欧莱雅只用50天就整合了中国护肤品牌“小护士”;我国大型超市的80%以上已被跨国公司纳入囊中……
其二,越来越多的跨国公司采取收购或并购方式进入中国,分食中国企业。近年来,跨国公司大举进军我国大型制造业,并购重点直奔我国工程机械业、电器业等领域的骨干企业、龙头企业。比如,2005年10月,美国凯雷投资集团收购了我国最大的工程机械制造企业―――徐州工程机械集团有限公司。
外商在华投资的独资化趋势,给我国经济发展带来了一系列安全隐患。一旦外资企业占据控股地位,他们就会以技术、资金、规模、品牌等优势,排挤我国的同类企业,挤压他们的市场空间,进而占据垄断地位。国家工商总局调查,目前,在电脑操作系统、软包装、感光材料、子午线轮胎、手机、电脑、IA服务器、网络设备、计算机处理器等行业,跨国公司均在中国市场占有绝对垄断地位。
而且,在外资逐渐成为主导的过程中,他们将大批国有品牌吞噬掉,导致国有企业的品牌大量流失,腾出来的空间迅速被外资品牌所占据。国有品牌不仅是无形资产,也是民族企业的灵魂。也正因为吞噬掉我国企业的品牌,意味着将潜在的竞争对手彻底铲除,因而,许多外资企业控股中国企业,首先就要求我们放弃自己的品牌。而在对外资的盲目崇拜中,外资轻而易举就能达到目的。
经济安全是任何一个国家都高度重视的问题。2004年末,联想集团收购美国IBM的PC业务,美国担心该交易会对美国国家安全形成威胁,将IBM最具技术含量的北卡罗来纳三角区实验室剥离,联想只得到了IBM的生产、销售和服务网络。但在我国,由于相关法律不完善,相关制度不健全,加上对外资的盲目崇拜,导致外资的进入如入无人之境,这在无形中给中国的经济安全埋下了无穷隐患。
三 许可撑起公司一片蓝天
传统的企业,其盈利方式主要靠卖产品,激烈的竞争使得薄利多销成为了传统企业发展的常态。能够突破薄利局限的只有创新发明,通过知识产权提高产品的附加值是企业生存与发展的必经之路。
据广东律师法律咨询网上的“公司分立理论及技术运用”文章报道:在美国,公司分立的发展速度是很快的。从1985到1996年间,公司分立交易的金额总体呈上升趋势。与1980到1984年间美国公司分立年平均交易金额相比,1985-1989年间,年平均分立金额就上涨了5倍,达到61亿美元;到了1990-1994年间,这一数字跳跃至148亿美元;1995和1996年更是分别达到766亿和853亿美元。除标准分立外,分立往往还有多种形式的变化,主要有换股分立和解散式分立两种衍生形式。
另,李顺德先生在其文章“跨国公司知识产权战略的启示”中也提出了:知识产权贸易已成为跨国公司经营的重要形式。1985年美国在技术贸易方面的纯收入已达85亿美元以上。英国1985年的技术贸易出口盈余也达2亿美元。仅美国的TI(德克萨斯)公司1986-1989年的专利许可使用费收入就高达8亿美元。1991年,美国出口的知识产权含量高的产品销售额分别为:专利药品220亿美元,计算机软件250亿美元,影片80亿美元,录音制品40亿美元,书籍20亿美元。1995年IBM公司专利许可转让费为6.50亿美元,2000年IBM公司申请注册专利2886项,年度总利润81亿美元,其中专利许可转让费占17亿美元,专利许可转让费的年增长率约为25%。
传统的跨国企业的重要盈利方式之一,往往是通过合同控制对方对自己产品的使用或购买。比如,要求合同对方必须购买提供技术或产品一方的零配件、初级产品或原材料等,其盈利的方式主要是减去生产零配件、初级产品或原材料的成本后的利润。如果市场存在这些零配件、初级产品或原材料的替代产品,则要维持长久的利润更是不容易。今天的跨国公司则转换了其主要的盈利方式,以收取知识产权许可使用费为主。变知识产权许可使用费为主要的盈利方式,这种方式替代产品进不来,因此以此来维持长久的企业利润则是可能的。
对于以收取知识产权许可使用费为主要盈利方式的跨国公司,其维系知识产权的成本主要在于取得专利权和商标权的申请费、专利的年费、商标的续展费。知识产权公司基本上不存在仓库、产房、设备的成本,这点相比较提供有形产品所需要的成本是更有优势的,而且在其专有排他性上的优势,也是物权为主要表现形式的公司没有办法比的。只要知识产权合法取得了,就不允许未经权利人许可而使用。知识产权的这种专有排他性可以保证权利人的垄断利益。
我国的企业应该学会敏锐地把握世界市场发展的趋势,学会让知识产权主打天下的方法,让企业的发展在知识产权许可贸易中得到切实的好处,这样才能稳定地占有市场的份额,使企业立于不败之地。
相关资料:知识产权是企业利润的源泉(王瑜《法律图书馆》)
Brookings Institution的一份研究报告揭示,从1978年代到1990年代,欧美主要企业的“无形资产”比值从20%提升到了70%。欧美目前拥有众多的专利技术公司,他们80%-90%的收入来自于专利费的收取和技术转让,如美国高通其80%以上的收入来自专利转让,美国的TI(德克萨斯)公司每年仅向韩国三星转让专利的收入就达10多亿美元。IBM的知识产权收益从1990年代的3000万美元到1995年专利许可转让费为6.50亿美元,2000年IBM公司申请注册专利2886项,年度总利润81亿美元,其中专利许可转让费占17亿美元,专利许可转让费的年增长率约为25%。这些收益是通过向其他竞争对手进行技术授权,并充分发掘非核心业务的知识产权资产来取得的。IBM的知识产权收益绝大部分是现金而且占了IBM税前利润的大部分。IBM每年在美国专利注册办公室里申请的专利数目都是名列前茅的。这些知识产权资产帮助IBM获得订单,或是通过交叉授权取得他人的专利使用权。
国外公司早已将知识产权视为一项资产,是投资回报的一个部分,而不是业务运营的一部分成本。它们把从专利中挖掘收入作为一项独立的业务对待,施乐公司成立了一个新的业务单元,依托专利资产为公司创造利润和竞争优势。德州仪器公司是一家因为被逼上绝路而开始挖掘专利潜力的公司,20世纪80年代中期,德州仪器公司在面临破产的情况下,开始从事专利许可交易。迄今,德州仪器公司的专利许可费收入累计已达令人咋舌的40亿美元,目前每年的许可费收入在8亿美元左右。1999年5月,德州仪器公司又签署了一项半导体专利使用许可协议——这次的专利授权对象是现代公司。这笔交易使德州仪器公司1999年第二季度每股收益增加了12美分,预计未来10年内总共将为公司带来10亿美元的许可费净收入。与之相似的是,拥有良好管理的公司,战略性知识产权管理也帮助他们增加了股东价值和市场份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