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古董
封建时代,把出土陪葬的物件叫做冥器,为了避讳,也叫明器。而家里和市场上流传的老物件,叫做老古董。建国后,文物局为了规范称呼,统一叫做文物。
现在,老百姓还多称呼为老古董,而文物贩子收文物时,也多少会问一句,是不是明器?因为这其中的价格道道太深了!
首先看这东西是地面上,还是地底下的。地面上,得看是家传的,还是流通的。流通的,得看是官家的,还是老百姓用的。一般来说,如果品相一致,家传大于地下,地下大于流通。
这地面下的东西也有讲究,土坑的东西,大多比水坑的值钱,具体值多少,还得看品相。如果有兴趣的话在下方留言,小编一一解答。下面进入今天的正题。
陌生人
家住中原的最南端,楚文化的诞生地。别看一个小小的县城,在古时候,是好几个小国的都城。小时候,一铁楸下去,历代的瓷器碎片一大堆,鉴宝栏目里的瓷器,我凭感觉都能分辨它的真伪。
九十年代左右,常有陌生人开着车子来到我们村子。那时候,大概有七八岁,使我好奇的不是那些陌生人,而是那些在港台电影里,才能看到的小汽车。
他们每一次过来,看到小孩子,都会发放一些糖果,等熟络的时候,就会打探他们家有什么破碗,老石头之类的。
这个时候,小孩子就会把知道的描述给他们听。
然后,让小孩子把他们领到家门口,拿出一个本子写写画画,完了以后,并没有进家里去,而是直接驱车离开。
收废品的女人
过了一段时间,有个三十岁左右的女人,骑着三轮自行车,来到村子里“吆喝着,收破烂喂!有破烂卖没有!”
喊了两声,熟练地朝着小朋友的家中直奔,这里看看,那里看看,扯着嗓子,问家里主人有没有破烂卖?家主人看她一个女人家,也不容易,收拾半天,拎出一堆破铜烂铁让女人称重。
收破烂看到咸菜上的石头,厨房上的油盐罐,猪舍的石槽,眼前一亮,试探着问家主人,“这些你不要的话,我也收,价格按每斤铁的价格给你!
家主人乐呵呵笑道,你要就是了,拉走吧!放着也占地方!”
末了,主人收钱的时候,觉得自己便宜占大了,实在不好意思,便把家里的一窝鸡蛋送给收破烂的。
收破烂的摆摆手!不用不用!指着喂鸡的破碗说:“ 这个碗不错,能不能送给我,鸡蛋就不要了。”
“拿去吧!大妹子!”
收破烂的道了声谢,说石头太重,别家就不去了,你帮我把车子推到大路上吧!上了大路以后,收破烂的再次道了谢,很快消失在家主人的视野中。
鉴宝节目
某一天,这家人正在吃饭,正好电视上在播鉴宝节目,珍宝台上有一个碗,和她家的极为相似,看的她的脸色都变了。小孩子来了一句:“妈,那不是咱家的碗么?”妈妈给了他一脚,瞎说,咱家的碗早都被打碎了,好好吃你的饭!”
结语
信息的不对称,是贫富差距很重要的原因之一,唯有与时俱进,才能不被落后。
图/雅拉伊 文 /弗图雅拉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