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自吴军老师的《格局》
为什么《三生三世十里桃花》《花千骨》这类玄幻剧会热播?一些人觉得这类剧是“大IP(只是产权)”,还有“小鲜肉”演员可炒作。但是,一两部剧热播可能是炒作,连续几年很多部剧都在热播,就有更深层的原因了。很多过了40岁的人难以理解,为什么20多岁的年轻人喜欢看这些不着调的影视作品,还把这现象归因为“代沟”。
“十几岁的孩子”这个群体在生理学上和社会学上是非常特别的。在中国,一般把他们称为青春期少年。“青春期”这个词褒义成分比较多,并没有贬义,至少是中性的。但是在英语中,与“青春期”对应的英文teenage是一个含义特别丰富的词。它可以表示青春,但还意味着躁动不安、叛逆和迷茫,褒义的成分少,贬义的成分反而多。有一本书叫《麦田里的守望者》,里面既没有描写爱恨情仇,也没有丝丝入扣的悬念,但几十年来一直畅销,原因就在于它写出了一个萌动少年在青春期的迷茫。小说主人公的理想是把孩子从成年人的世界里拯救出来。最后,这位迷茫的少年并没有找到自己的出路,而是回归到原来的社会。
在中国,似乎没有想当麦田守望者的少年,但是几乎每一位少年都有当英雄、当超人的梦想。那些玄幻剧中的角色,恰恰满足了少年们当超级英雄的梦想。无独有偶,英国的《哈利·波特》,美国的《指环王》《钢铁侠》《蜘蛛侠》《变形金刚》等,都有超级英雄的角色。
在我的童年时代,我和身边的男孩子几乎毫无例外地想成为孙悟空。因为孙悟空有超能力,可以呼风唤雨,上天下海,而且我行我素,想干什么就能干什么,三句话不合就动起手来。再加上他颇有智慧,每次都能化险为夷,更是满足了那些想做事却做不了的男孩子的心理。如果在小学排演《三打白骨精》,所有人都想演美猴王,不会有人想演猪八戒,因为扮演那个又丑又懒、肥头大耳的“猪”简直是一种惩罚。至于唐僧,则被看成一个善恶不分的蠢货;而沙僧则是可有可无的配角。至于女生,虽然不想成为孙悟空,但是往往希望自己的意中人是像孙悟空那样无所不能的人。从本质上讲,孙悟空和哈利·波特、钢铁侠、蜘蛛侠,甚至风流倜傥的白子画没什么区别,只是后面这些角色被加入了一些现代人的价值观罢了。
但是,当孩子们进入高中,不得不为考试发愁时,基本上就淡忘了孙悟空。上大学有娱乐的时间了,再看《西游记》,就发现孙悟空没那么可爱了。据网上对年轻人的调查显示,女孩子心目中的理想情人居然变成了猪八戒。因为他喜欢美女,嘴甜,会拍马屁,顾家,出身好,是天蓬元帅下凡。唐僧也很受欢迎,因为他被贴上了“目标明确,意志坚定”的标签。一些脱口秀名嘴无一例外地肯定了唐僧是四人团队的灵魂。就连沙和尚都很被许多女生认可,因为他很可靠,至于配角的身份并不影响这种认可,反正不可能人人都成为主角。同样的道理,人过了35岁,往往很少相信世界上有完美的男人——不仅生活和工作中无所不能,而且既是情圣还用情专一。
不仅中国的孩子爱做梦,美国的孩子也一样,否则好莱坞大片里不会有那么多超级英雄,他们都是美国文化里的“孙悟空”。中国的男孩子会在地上随便捡根棍当金箍棒,美国孩子会抄起家里的锅盖当美国队长的盾牌,把浴巾当超人的披风。美国的玩具店里,到处都是超级英雄的道具。可等到十几岁时,那些孩子就在自家的车库外摆摊,将这些玩具卖掉,25美分一个,甚至直接送给路过的孩子,告别对美国版孙悟空的崇拜。
一个人的成长过程,其实就是逐渐“杀死”心中那些超级英雄的过程。如果哪个大学生像孩子一样流露出孙悟空的向往,周围的同学不会夸他是个“老顽童”,反而会嘲笑他,女生则会对他嗤之以鼻。年纪更大一些的人则会嘲笑那些痴迷白浅、夜华等虚构形象的人。如果我们愿意多想一步就会发现,同一个孙悟空,小孩子和十几岁的青少年对他的认识就不一样,我们有怎能否认代沟的存在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