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到武松可谓无人不知无人不晓。他是《水浒传》里的打虎英雄,只身一人在醉酒之后赤手空拳打死一只“吊睛白额大虫”。
人们嘉许他的英勇武力。
景阳冈的老虎就好比他成为英雄的一道坎。
过去了,他是英雄。
过不去,他是冤魂。
武松打虎在水浒的世界里成了乡里坊间热议的新闻。
我们的现实世界里也有一则关于人和老虎的新闻。
正月初二的下午,宁波动物园一名游客擅自进入老虎放养区,被老虎咬死。老虎被击毙。
游客是逃票进入动物园的。
现实就是现实,游客不是武松,老虎还是兽性十足的老虎。
在网络信息如此发达的时代,人们都可以就事件本身站队立论,各抒己见。
有人说:“老虎很可怜,游客很智障。”
有人认为:“游客确实是作死,但是没必要冷嘲热讽。”
当一个悲剧发生,通过网络广泛传播,引起人们的关注讨论,那么,这个新闻事件本身是值得人们去思考的。
虽说林子大了,什么鸟都有,可是游客不是什么都不懂的三岁小孩,他是两个孩子的父亲,是一个家庭的主心骨,他有经济行为能力,也有自主行为能力,他是社会里的人,不会连起码的规矩都不懂。
中国人有句话叫作人死为大。游客已经为他的行为付出了生命的代价,对于他个人,他的家庭都是很悲惨的。
作为一个大型的对外开放的野生动物园,园内的安全警示标语,围墙,铁栏都是齐全的,这名游客也看得到,对于动物园的规章制度也不会不明白。
人人都知道入园要买门票,游客也是知道的,但是他明明知道要买票,还是逃了票。
他都会逃票,可见,不是不懂规矩,是明明懂规矩但是不愿意守规矩。
人们常说,无知者无畏。
现在多的是有知者无畏。
就如酒驾,电视里,网络上,各种媒介,对于醉酒驾驶的危险宣传还不够吗?
可是,有那么些人还是要酒驾。他们不知道醉酒驾驶的危险吗?
作为常识,他们都懂。
却还是要去闯红线,拿自己的生命,别人的生命开玩笑。
为什么?
因为他们心存侥幸。
不是每一个酒驾后的人都会出车祸。
所以,我们常常听到有人吹嘘自己哪次哪次喝醉酒了还在开车,并且还开得蛮安全,没出事。
看,我多牛!
看,我多有本事!
世俗中仰慕的“英雄”,也是要跨过一道“坎”的。
跨过去,就是“英雄”。
跨不过,就是“冤魂”。
所以,为了去得到一个吹嘘“英雄”的谈资,或是减轻一些钱财和人力的麻烦,有人往往明知固犯。
懂常识,却不尊重常识;懂生命之脆弱,但不爱惜生命。
因为他们心存侥幸。
并非都会死啊,说不定死不了,大难不死还有后福。
盲目乐观,盲目自信,盲目阿Q上天一定会眷顾你,可能吗?
上天是你私人保镖,成天没事忙着眷顾你,你以为你是谁!
一个人,没有了敬畏之心,总是有知无畏,心存侥幸,这是很可怕的。
前段时间有一则新闻,说是一个人家里的门锁了,没带钥匙出来,进不了家门。明明有开锁公司的人可以叫来开锁的,可是他偏偏要从隔壁邻居家爬窗过去,结果从楼上摔下来,摔死了。
他并非不知道爬过去很危险,可是心存侥幸啊,结果很悲剧。
中国古人对敬畏之心尤为看中。
朱熹在《中庸注》中谈到:君子之心长存敬畏。
道家讲“举头三尺有神明”,无论对法律、规则,还是对大自然,对世人,对万物生灵都要有敬畏之心。
曾国藩说:“心存敬畏之心,方能行有所止。”
一个人有了敬畏之心,就会懂得:所有的自由都是有限制的,所有违反规则法度的行为都是会受到惩罚的,所有的侥幸都很可能很不幸。
人的生命只有一次,把自己仅有一次的生命放到不可掌控的概率里去豪赌一把,就好像抛个硬币来决定生死一样,太草率,太不负责任了。
那些嘲讽死去游客的人,也是哀其不幸,怒其太过放肆。
因为靠道德来约束的规则是很难执行的,有多少人,根本没有敬畏之心而长存侥幸心理,所以需要加大惩罚的力度,让制度来约束人。
杜牧在《阿房宫赋》结尾处写道:
“秦人无暇自哀,而后人哀之;后人哀之而不鉴之,亦使后人复哀后人也。”
但愿人人都能心存敬畏之心,遵守规则,哀之鉴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