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儿子在幼儿园的一张照片令我很高兴。
这张照片是老师在家长群里发的“午饭照”。照上有一桌四个小朋友,其中三个小朋友端坐餐桌前,餐盘里盛满饭菜,似乎才刚刚开始吃;儿子却端着空空如也的餐盘站立欲走。
初看有点费解,一干二净的餐盘和其他小朋友形成鲜明对比,这是慢人家一拍还没盛饭吗?晚上回家一问,原来儿子早早吃完,走人了。小子还添油加醋跟我说,我连汤都喝完了,一粒米都不剩,其他小朋友菜吃完了饭都剩下了。
很欣慰“粒粒皆辛苦”的惜食观在下一代身上也得到了体现。这显然与日常自己的身体力行和对儿子的教导分不开。在家吃饭碗里自然不能剩下一粒米饭,掉到桌上的米饭得捡起来吃掉;如果是掉到地上,吃就免了,但必须捡起来数清楚掉了几颗,然后跟他念叨有多可惜。久而久之儿子觉得“光盘”理所当然,吃饭绝不剩下。
貌似在这方面我算是个合格的表率,但其实关于“惜食”,当年在日本被狠狠上了一堂教育课。
2011年春节我和妻子、丈人、丈母一行四人到日本旅游。经历一路奔波,记得是在下午四点半左右到达东京。收拾妥当后五点多,正是吃晚饭的时候。一天的劳累肚子早已打鼓,我们四人在下榻酒店附近游走觅食,最终走进一家日本拉面店。
店里就一个老板模样的中年大叔和一个打工模样的小伙子。料理和收银完全分开,吧台只负责烧面吃面,选面、付款在门口一台类似自动售货机的设备上自助解决,既省人工又安全卫生。选面环节,日本人分得比较细,面粗细、软硬、口味、份量都可自选。份量有小份、中份和大份三种,且价格一致,凭着国人相同价格必选最大的固有思维。加之当时确实饥肠辘辘,四碗都果断选择大份的。
面上来时,那份量还真足,满满一碗,味道也很棒。刚开始一家人还有说有笑,过会儿感觉气氛不对,周边日本人都是一声不哼快速吃完撂碗走人,甚是无趣。在这种氛围下,我们也只好闭口闷吃。
等到快吃饱了,碗里还剩下很多面。当年国内还没提倡“光盘”,不以剩下为耻,本无所谓,但其间管店的小伙子听我们说话,主动问我们是不是中国人,说他是台湾人,小聊了几句。我突然意识到什么,对老婆说,这面你吃得光吗?老婆答,吃不下了。我说,看来不能剩下,你看日本人都吃光连汤都喝得一滴不剩,要是我们四个都剩下,这小伙子又是中国人,事后肯定被日本老板鄙视中国人素质差对吧?得争口气,必须吃光了!
凭借强烈的民族荣誉感,我和老婆一口气把自个儿碗里的面吃个精光,汤也喝干净,肚子圆鼓鼓,已经吃撑了。
本以为就此结束,哪知道丈人丈母碗里竟然都剩下1/3吃不下了。吃还是不吃?我和老婆对视一眼,吃!但又不能逼着两老吃,自然由我们俩顶上。两老也是有点懵了,连说你们有这么饿嘛,这么大一碗……
最终面吃光了,汤喝不下,是真喝不下,我甚至可以感觉到面条在喉咙口蠕动,随时要爬出来的感觉,要是再吃一口,后果不堪设想……
初到日本的美好夜晚就这样变成酷刑和折磨。我记得当晚足足散步走了2个多小时,才慢慢消食。至此全家彻底树立了明确的惜食观,一是吃饭必须光盘,绝不剩下;二是要量力而行,哪怕免费也不能多吃,吃饱即止,导致每每和朋友去吃自助餐,都笑我怎么不多拿点。
回过头来要感谢日本拉面店给我上的这一课,虽然没有一句教导的言语,但从中真切感受到自己与日本国人某些方面的差距,也永久养成了惜食和“光盘”的好习惯并影响下一代,这也算是一种美德的传承。
现在每次陪儿子吃饭,最后我俩都要来个比赛,看谁碗里、桌上有剩饭,哪怕只有一粒米都算输!
2017年10月30日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