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12月14日,台湾著名诗人余光中在高雄医院过世,享年89岁。听到这个消息,可能很多人起初并不太在意,但一提起《乡愁》这首诗,就算是再不喜欢诗歌的人估计也会背诵这首诗,据说很多思乡的人都读过这首诗。1971年写下这首《乡愁》的余光中走了,斯人已逝,乡愁永存。
余光中,台湾著名诗人、散文家、批评家、翻译家。1928年出生于南京,祖籍福建永春。生于江苏南京。曾就读于金陵大学外语系,1948年随父母钱香港,次年赴台。因母亲原籍为江苏武进,故也自称“江南人”。余光中一生从事诗歌、散文、评论、翻译,自称为自己写作的“四度空间”。驰骋文坛超过半个世纪,驰誉海内外。
一生出版作品40余种:诗集21种;散文集11种;评论集5种;翻译集13种。代表作有《白玉苦瓜》、《记忆像铁轨一样长》、《分水岭上》等。一首《乡愁》在全球华人世界引发强烈共鸣。
熟知的诗作有选录课本中的《乡愁》、《车过枋寮》、《翠玉白菜》等,散文作品则有《我的四个假想敌》、《听听那冷雨》,翻译则以《梵谷传》最经典、最为人所知。
余光中9岁因战乱而逃离故乡,母亲把幼小的余光中用扁担挑在肩上,一路逃到常州,后来又辗转避难于重庆,在巴山蜀水深处,余光中度过了中学时代。十几岁的余光中一心向往的是,逃离这个闭塞落后之地,去看看外面的世界。
1947年,同时考取金陵大学与北京大学的余光中,因为母亲的挽留,选择留在南京。就读金陵大学,原以为可以就此驻足故乡,却没料到迎来的是人生第二次逃亡,因为战争,余光中辗转南下,1950年赴台直至定居。
余先生一生漂泊,从江南到四川,从大陆到台湾,求学于美国,任教于香港,最终落脚于台湾高雄的西子湾畔。
他的一生在奔波和迁徙之中,他说“乡愁是一湾浅浅的海峡”,他说“蓝墨水的上游是汨罗江”,他说“我的血系中有一条黄河的支流”,他用诗的语言与永恒拔河,......
余光中曾说:“烧我成灰,我的汉魂唐魄仍然萦绕着那一片后土……这许多年来,我所以在诗中狂呼着、低呓着中国,无非是一念耿耿为自己喊魂。不然我真会魂飞魄散,被西潮淘空。”他诗文的主题,永远离不开“离乡”“乡愁”“孤独”“死亡”,读他的诗,迎面而来的是一种入骨的苍凉与顽强。
1971年,在台北厦门街的旧居里,已经多年没有回过大陆,43岁的余光中,仅用了十几分钟便吟出了这首传世之作《乡愁》。朋友夸他:“这么快就写出一首这么好的诗,真有才思。”余光中说:“你不知道,这首诗,在我心中已二十多年了。”
这首诗虽然只有一百来个字,但是很自然地把他个人从小到大,从故乡到异乡,从少年到白头的乡愁相思和几十年的家国变迁联系在一起,把个人的亲情、爱情和生离死别、家国情怀交融到一起,意境深远,情深意切。
“一枚小小的邮票“、“一张窄窄的船票”、“一方矮矮的坟墓”、“一湾浅浅的海峡’。邮票、船票、坟墓、海峡,四个意向上分别寄托了母子分离、家人分离、母子死别、家国情怀四种情感,层层深入,动人心旋。小时候漂泊在外,见不到母亲,把乡愁比喻为邮票;长大后,和家人分居两地,把乡愁比喻为船票;后来,母亲去世,把乡愁比喻为坟墓;现在,海峡两岸同胞不能团聚,把乡愁比喻为台湾海峡,表达了他期盼祖国统一的强烈愿望。
“下次你路过,人间已无我。”今天,让我们重温这个似乎常含离愁的灵魂留给我们的文字。希望天堂不再有乡愁,以此缅怀这位“乡愁诗人”。
小时候,
乡愁是一枚小小的邮票,
我在这头,
母亲在那头。
长大后,
乡愁是一张窄窄的船票,
我在这头,
新娘在那头。
后来啊,
乡愁是一方矮矮的坟墓,
我在外头,
母亲在里头。
而现在,
乡愁是一湾浅浅的海峡,
我在这头,
大陆在那头。
希望天堂不再有乡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