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卧室飘窗右靠龙华最大的一片森林。每当春末夏初,森林的清风绕过半开的窗户,吹动窗边的植物,摇动蓝色的窗帘,拂过额头的刘海,我都能感觉全身汗毛微微的竖起,心里升起一片平静,安宁。没有情绪的喜悦感。
在过去好几年里,我都一直在问自己一个问题。如果撇开任何限制因素,选择一个属于我的工作,我会做什么呢?答案一直都在的。做一个可以与自然或自己互动,让人放松的工作坊。
之所以有这个想法,可能与我幼时的独处体验有关。也有可能与千佛塔的禅修经历有关。在禁言,禁手机,每日盘腿静坐13小时的7天里,如竹篮打水,往事,前程都逐渐放下。早上洗刷完禅修中心的洗碗池,我都会在morning nap的时间悄悄拔开宿舍的铁栏门,一个人趴在走廊尽头的小阳台边。后山坡上是连成片的大叶片,小叶片,熙熙攘攘。偶尔吱呀吱呀的蝉鸣,微风,青草味。缠着枯枝盛开的牵牛花,偶尔伴着未完全升起的太阳,一片无言的热闹详和。这种简单的安宁和舒服让我至今难忘。
如能延续并分享这种幸福感,那确实是件美事。
从感官来说,眼睛触到美景美物,鼻子嗅到美食,花香,熟悉的体味,甚至被子上的阳光味都会瞬间挑起你舒服的美意。所以古代的“美”“字就是来源于羊羹的味道。如果你试过仔细听听风,海浪,虫鸣,悠扬和谐的音乐,抑或是木槌接触空性容器发出的”“嗡…”声,你会发现自己意外的安静下来。不同的体感温度,柔软与粗糙糅合的皮肤触感有时候更像是触摸到一个个鲜活的灵魂。它们的相互交融有时会构成了一个令你舒服的场域,一段共鸣共生感的关系,或者直接是,忘我。
于身体,舒服是一种不受限制的生命自然状态。就像是不会有人在你吃饱喝足以后说,你,先去把碗洗了再睡。 于心,舒服是心理上的需求得到满足后的深度宁静。既没有内心和外界评判带来的羞耻感,也没有任何自我良好感。 在这种静默里,悄悄升起的就是一种没有情绪的喜悦感。它自在,自然,圆满。
我不是一个特别偏好美食的人,所以羊羹的味道不会让我感叹。我留恋自然。甚至不怀疑,大自然真的有力量吗?这种听起来很形而上的问题。科学会说,明媚的阳光和空气的负氧离子可以舒缓抑郁,血压,让人更放松。日本的有位秋山先生创造了一个新的术语叫“森林浴”。他提到,走进森林可以助人身体和精神复原。对抗和生活方式有关的健康问题。比如在树林里散步,静坐,观景或锻炼;食用新鲜营养的本地食物,或者找个天然的温泉,泡它一个澡。你看, 印第安人和我们深山的少数民族,甚至阿凡达星球的草民都因与自然相处,相信这股力量。当我们走到广袤的天地,油然而生更多的敬畏感。我一直笃信人在自然里,会有更大程度的放松和活力的苏醒。像在草坪打滚这种小时候才做的事情,当你在一个阳光和煦,微风吹拂的天气,只要一片合适的草地,打个滚的天性就不由自主跑出来了。
这个工作坊可以是以室内的形式,也可以是室外的形式。室外,可以在山林或峡谷里。曾有一篇讲自然的文章里提到有一种有趣的健康“顾问”,他做的工作是河流向导。专门创造一种河流tour体验。身处深山峡谷,入眼尽是河流的美丽,水流的湍急,大峡谷撼人心魄的落日,让你恍恍惚惚若催眠的岩墙,恰似无尽流淌的河流,还有何事挂心头?
室内可以有什么样的形式呢?唱诵,平躺,颂钵,禁言(微言),观呼吸。
。。。
未完。
于一呼一吸之间感受宇宙大地的空谧,以及来自身体旺盛的生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