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目标的难度,怎么去衡量?
在我看来,一个目标有多容易达成,首先要看这是一个什么样的目标。单一标准的目标是容易达成的,如果这个标准能够量化衡量,那就更容易了。相反,如果一个目标能否实现,是由全方位的多项因素决定的,甚至每个方面都未必有统一的衡量标准,那这样的目标达成的难度就非常高。
拿奥运冠军这个目标应该是最明确、最容易量化衡量的。你百米跑了10秒还是9.9秒,这是清清楚楚的事实,你去年跑10秒,今年稳定地提高了0.1秒,名次就可能从前二十名上升到前八名。而且,对于如何训练一个奥运冠军,世界上有大量有经验的教练,按照他们的方式接受训练,你的成绩是可以得到稳定提升的。
你家里如果有孩子在很认真地从事一项体育运动,或者你找了一个非常好的补习班老师给他补数学,你会发现孩子进步的速度是非常明显的。在这件事情上,只要认真努力,训练不打折扣,你基本上可以确保稳定的进步。
要登上珠峰,相对就复杂一点,因为它就涉及到各个方面的配合,还有天气这样的偶然因素在发挥作用。但是到了今天,登珠峰其实已经被分解成一套常规动作了。我身边就有四个人登上过珠峰,其中有一位还是是中国第一个完成7+2壮举的女性。所谓7+2就是指登上各大洲第一高峰,外加到达过南极北极。
再来看获得诺贝尔奖,这件事的难度就陡然增加很多。非常重要的一个原因就是,对于一项之前尚未有人完成的研究,不存在一个套路让你去模仿。且不说目标不清楚,就连你应该选择哪个课题、往哪个方向努力,都是不确定的。
而且,在研究的过程中,研究者的水平也不可能简单地用量化指标来衡量。诺贝尔奖并不是颁发给论文发表数或者引用数最多的学者,也不是颁发给书籍销量最大的作家。一个研究课题能否完成,考验的是科学家的综合素质;而这个课题能产生多大的影响,常常也要几十年之后才知道,学者做研究的时候并不能预测。比较起来你会发现,预测奥运冠军这件事不太难,但要预测诺奖获得者就不容易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