培养孩子阅读习惯,家长可以这样做

我们都知道,阅读是写作的基础,没有输入就没有输出。在我的周围,经常有一些家长跟我吐槽,说孩子不爱阅读,到底该怎么办呢?


很多教育专家都倡议,孩子的阅读习惯可以从零岁开始。你可能会说,一个大脑还未还未发育完全,话都不会说的小婴儿,哪里看得懂什么书籍呀?

教育学家蒙台梭利认为,孩子在四五个月的胎儿期,已经具备一定的听力。如果母亲每天定时给胎儿读唐诗,或者听音乐,胎儿是能感受到的。


女儿在满月那天,我遇到了跟我同一产房出院的一位妈妈,她跟我诉苦:“我家宝宝有麻将依赖症。”

“这话怎么讲?”我有点好奇。

“你不知道,我家是开麻将馆的,晚上通宵达旦,生意比较好,白天呢,就关门休息。宝宝现在听不到麻将声,就哭闹着不睡觉。”

原来如此,我劝她为了宝宝,转做别的生意,顺便把我多买的一本幼儿画册送给了她家宝宝。

后来,我听说她花了两三个月的时间才把宝宝的睡眠习惯给改过来。

也许你是一位佛系家长,认为孩子在学龄前就应该是痛痛快快的吃喝玩乐,因此错过了幼儿期阅读习惯的培养。

其实这也不打紧,孩子上小学后,识字量有所增加,理解力也有所增强,依然是培养孩子良好阅读习惯的好时机。


首先,我们从孩子喜欢阅读的书入手。

每个孩子都有自己感兴趣的东西。如果我们强行塞给孩子一些自己认为比较好的书,孩子不一定愿意读。

这时,我们可以从孩子感兴趣的图书入手。比如,有的小孩喜欢看漫画,我们可以和孩子一起挑选内容丰富有趣,具有教育意义的漫画书籍。

有的小孩喜欢军事,历史类的书。我们可以挑一些经典的,具有学习参考意义的绘本或图画书。

需要注意的是,买这些书一定要选择正规出版社出版的才好,书的内容无错别字,让孩子能够容易理解,并且纸张环保护眼。

其次,泛读经典。

孩子的阅读能力有了一定基础之后,我们就可以引导孩子广泛涉猎,拓展孩子的视野和知识面。

四大名著,国学经典,是老祖宗留给我们的精神财富。现在市面上有许许多多儿童版的经典书籍,每月读一本,一年就可以读12本,阅读量也上来了。

还有科普杂志类的少儿图书。未来教育改革的方向就是培养孩子的创新意识,科学素养的培养可以提高孩子思考的维度。

常看科普类读物的孩子,逻辑能力都比较强。女儿班上有一个男孩,对科学很痴迷,他利用从书中学到的知识,写了一篇科技小论文,荣获校一等奖。

最后,鼓励孩子写读书笔记。

你有没有发现,我们成人阅读了一本书后,过一星期,再提起来,已经忘的差不多了。

写读书笔记,可以让我们把从书中学到的东西,整理出来,以便增加对这本书的理解和记忆。

读书笔记,可以从多个角度来写,比如:书的内容,作者的写作技巧,书的思想精华等等。

孩子在刚开始写的时候,会手足无措,无从下笔。那就先由摘抄开始,看完一本书,觉得比较优美的句子,字词或段落,把它记在笔记本上。写作文的时候,就可以拿出来备用啦!


需要提醒的是,孩子的阅读习惯不是一朝一夕就能养成的,在训练孩子阅读最初的几年,最好能够亲子共读。

创造良好的阅读氛围,是培养孩子良好阅读习惯的前提。一个爱阅读的孩子,背后一定有一位爱阅读的家长。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