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与结构—— 斜角肌
分为前斜角肌,中斜角肌,后斜角肌
前斜角肌:
位于胸锁乳突肌的深面,部分位于颈外侧三角内,起自C3~6横突前结节,锁骨下动脉沟的前方。肌纤维斜向下外,止于第1肋骨上面的斜角肌结节。前斜角肌下部渐成腱性,虽较簿,但甚为坚韧。偶尔前斜角肌与锁骨下动脉相邻处的肌 纤维化而使动脉受压。
中斜角肌;
位于前斜角肌的后方,起自C1或C2至C6横突后结节,肌纤维斜向外下方,止于第1肋骨上面,锁骨下动脉沟以后的部分。
后斜角肌:
居中斜角肌的后方,起自C5~7横突后结节,肌纤维斜向外下方,止于第2肋骨的外侧面中部的粗隆。
功能
使颈椎侧屈的主要肌肉和侧旋、前屈
两侧同时收缩,使颈前屈。
肋骨固定, 一侧收缩可使颈屈向同侧。
前斜角肌双侧同时收缩可以使颈椎前屈。
胸式呼吸法可导致斜角肌损伤劳损,斜角肌上提1,2肋,有些人跑步手麻,说话上气不接下气,胸廓肺的上三分之二工作,下三分之一不工作,下肺角没有供氧,还有悲伤,哭,抽泣,这样容易伤到斜角肌,小孩子最早的时候是腹式呼吸的,另外呢,女性怀孕以后变成胸式呼吸,后来就很难改过来了,刚开始的时候有时候还是腹式呼吸的,后来随着胎儿大了以后,膈肌下降出现障碍,就变成胸式呼吸了,她没有觉照,没有照顾到她的呼吸。
其实有一招干货,跑步唱歌,因为只有腹式呼吸才能跑步唱歌。(这是练腹式呼吸的)孕妇别跑。胸式呼吸变腹式呼吸就是靠跑步唱歌。
后斜角肌使颈部稳固,参与吸气运动,在举高和搬运物品时提高胸廓(上提第1、第2肋,助深吸气).
斜角肌协 助支撑头部重量。任何引起头部偏向一侧的活动都会增加它的负担。
斜角肌上提第1第2肋,后面是颈髂肋肌,上后锯肌,上提肋助吸气,把肋骨一节一节往上提,所以胸式呼吸法那么多肌肉参与,肋间肌其实是被拉起来的,肋间肌不是弹簧,所以胸式呼吸法引起的危害是非常大的,跑步唱歌很重要。
症状描述
疼痛部位:颈部至手臂的麻痛感。
1.引起颈前部、胸部、上背部、肩膀、前臂部至手部的麻木、打电感、灼痛感等感觉异常
2.在临床中患者描述肩胛骨内侧与脊柱棘突间的区域(相当于T1-3)的发热、发胀、酸痛等等症状,是很常见的一个症状描述,(常被误诊为菱形肌劳损)
3.肩部感觉承受不了衣服的重量或者感觉肩部压着千斤之重(因为患者难以描述准确,常被误诊为肩胛提肌劳损)有的抑郁症患者穿衣服也会感觉重,这属于神经内科。
4.上臂的抬举困难、费力,脱衣服费力等(会被误诊为肩周炎等)
1.上肢的怕冷,胀痛等等,更有甚者一侧的半边躯体感觉不适乏力,畏寒怕冷等等(常被误诊为雷诺氏症等)
2.上胸部的胸闷(会误诊为心绞痛)
3.常被误诊为神经根性颈椎病
胸式呼吸时斜角肌如果不启动,其它难以启动。
中斜角肌易卡压肩胛背神经,导致肩胛骨缝里疼,紧张,困,如蚁走感,每天喜欢在门框上蹭,还有人在公园里撞树。
如果压迫到锁骨下动脉,手指甲颜色是苍白色的,凄冷感,如果胸小肌压的回流不好,是发紫,发麻。
颈源性假性心脏病,心慌,胸闷,气短,雷诺氏综合征,心脏的跳动不受脑控制,它有个自律神经,胎儿在胚胎发育期的时候,先长脊髓,然后心脏,心脏跳动的一刹那,全身血管每跳动一下长一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