只有通过个人学习,组织才能学习。个人学习不能保证组织学习。但是,没有个人学习就不会有组织学习。
自我超越是学习型组织的基础,即个人成长和学习的修炼。它旨在把自己的生命当成一件创造性的艺术作品;并不是以被动反应的观点去生活,而是从主动创造的视角去生活。
首先,它不断澄清什么对我们是重要的。
其次,它还包括不断地学习如何更清晰地观察现实。
把愿景(我们想要的)和清晰的现实图像(我们现在相对于愿景所处的位置)并列在一起,就产生了我们所谓的“创造性张力”,即把两者拉到一起的力量,它是张力寻求释放的自然倾向。自我超越的精义,就是学习如何在我们的生活中,不断生发和保持创造性张力。
在这里,“学习”指的不是获取更多信息,而是拓展实现我们生活中真正渴望的成果的能力。这是终身的生成性学习。
我们为什么需要不断自我超越呢?
因为个人幸福是受全面的个人发展所影响的。只在工作之余追求个人充实和完善,而忽视我们在工作中所投入的那部分重要的生命,就等于限制了我们获得幸福和完善人生的机会。
那么,如何进行自我超越的修炼呢?
1、个人愿景。
真正的愿景,不能离开“志向目标”(purpose)这个概念去孤立地理解。志向目标,指的是个人对为什么活着这个问题的领悟,意味着幸福感可以最直接地来自与你的志向目标相符的生活。愿景和志向目标不同。志向目标类似于一种方向,一个大标题。愿景是特定的目的地,是你渴望的未来图景。志向目标是抽象的、梗概的;愿景则是具体的、明确的。
愿景是内在固有的,不是相互比较的。你渴望它,是由于其内在的价值,而不是因为它把你带到和别人相互比较的某个位置。
个人愿景包括物质的,也包括个人方面的,比如健康、自由、诚实等等,还包括服务精神方面的。
为自己的愿景而坚持自己立场的勇气,正是高水平自我超越的特征。
2、保持必要的张力
所谓张力指的是愿景和现实之间的差距,也是一种能量的源泉。假如没有差距,就没有任何追求愿景的行动的必要。
张力寻求做什么呢?只能是减小或释放。要减小张力,可行的方法只有两种:让现实向愿景靠拢,或是让愿景向现实靠拢。能够实现哪种方法,取决于我们是否坚持自己的愿景。
创造性张力的原理,是自我超越的核心原理,它融合了该项修炼的所有要素。
要注意分辨情感张力和创造性张力。愿景是产生创造性张力的一个端点,也是我们任何时候都能完全掌控的一个端点,只要对它进行调整,情感张力总能得到舒缓的。我们要注意的是不要被情感张力掌控而降低愿景。
情感张力在某方面来讲也是目标侵蚀的一种。
只有平庸的人,才总是处于自己的最佳状态。
愿景是什么并不重要,重要的是愿景能做什么。
进行自我超越修炼,首先要做的是对自己的愿景做出承诺,第二个关键就是对真相的承诺。
3、“结构性冲突”:你无能为力的力量
我们通常会受两种观点的影响:1、认为自己无能为力——即缺乏创造我们真心盼望的东西的能力。2、我们不配拥有我们真心盼望的。这种相对我们的愿望目标,它在把我们拉近的同时又在拉开相互冲突的影响力结构就称为结构性冲突。
怎么降低结构性冲突呢?通常有三种方法:
1、降低愿景
2、操纵冲突(回避问题或者负面愿景)
3、意志力策略(激发斗志)
4、对真相的承诺
这是应对结构性冲突最好的办法。它指的是心甘情愿地根除那些令我们限制和欺骗自己、不让自己看到真实情况的习惯;不断质疑我们对真实情况为什么会如此的理解;不断扩大我们的意识范围,用超常的视野把握全场更大的范围;不断加深我们对眼下各种事件背后的结构模式的理解。
5、运用潜意识,就是说你真不必都想明白
当我们通过有意识的训练,获得了大量的技能。一旦学会了,对这些技能的运用就是理所当然的了,或者说是潜意识层面的了。于是,在应用这些技能时,我们甚至根本注意不到。但是,自我超越需要特别关注潜意识。比如用冥想的方式,集中注意力到内在本身、或者想象的方式等帮助自己来运用潜意识,让自己能更真实的修炼。
自我超越与系统思考第五项修炼是什么关系呢?
理性和直觉融合。
看清我们与世界的联系。
慈悲心。观察相互关联的修炼,会逐步改变责怪和内疚的旧心态。
对整体的承诺。
在组织中进行自我超越培养,能建设一种组织氛围,让大家既能创造愿景又感到安全,让大家把对真相的承诺和探寻逐渐当成规范,让大家期待挑战现状——尤其是挑战现状中人们想回避的、模糊不清的那些方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