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最近几周一直在忙的事,陪妈妈和婆婆检查身体。孩子也生病了。
妈妈体检有些小问题,后来继续确诊,医生嘱咐。回家路上又开始“炖鸡汤”。你照顾好自己的身体就是目前最大的任务了,子女的事情都是自己要克服的,你着急也没用,徒添烦恼,自己能找个感兴趣的活动是个非常重要又必要的事。妈妈操劳要强一辈子了,到现在还是只关注别人所需,长久不关注自己,已经把自己都“丢”了。她永远在第一时间,想到的是“会不会对别人有影响?怎么做对方会感觉好一些”即使有时,在她需要和别人需要有冲突的时候,她会毫不犹豫放弃自我,成全别人。即便是这样,还是会换来别人的不理解。妈妈很少有快乐和轻松的时候,总是操持一大家子的心。人家都说,多子多福,她总说,多子多忧,以后在也不要这么多孩子了。我知道,她是太累了,用她自己的话说,哪个子女过得有点不好,我都放心不下。和她的紧张形成对比的是爸爸,锻炼身体,结交好友,不拘小节,凡事“哈哈”一笑了之,他随遇而安的性格,被批判为“只顾自己”的“自私”。在我看来,妈妈需要一点为自己考虑的“自私”,爸爸需要一点点分担的“无私”。就是这样的两个人,风风雨雨走完半生。坚强,善良的品质得到了传承,同时,隐忍甚至有些无原则,不恰当的情绪表达方式,也得到了延续。对于父母,他们已经做到了当下的最好,我们无权评价,好的,继续继承,需要改进的,不批判,父母已经用牺牲自己幸福的方式告诉我们,这样是不对的,我们能做到的,就是改正,不要在复制下去了。
2
婆婆也是,突然膝盖肿了,医院一查,滑膜炎。要输液、要吃药,要复查。这是第三周来医院复查,结果很好。恢复得不错。
在复查到第二周的时候,当天带着婆婆一起去医院,路上我们聊天。她总觉得很麻烦我,我反复告诉她,现在有什么小问题一定要及时解决,就像发现的小火苗,及时扑灭,总是容易很多,担心麻烦我们,延误了病情,引发大火,就真的是个麻烦事了。她应着,还是有些局促。还说,担心自己不是滑膜炎,怕是医生诊断错了?要不就拍个片子啥的。我说,你放心交给医生好了,和医生交流一下,想拍片子就拍个片子吧。同时感受到了中年人“上有老、下有小”的一点点压力。
到了诊室,医生简单了解了病情准备开药,婆婆小心的问“要不要拍个片子?腿还是有些疼,怕是关节炎吧”医生说“你这是滑膜炎,不用拍片子,疼是还没好,好了就不疼了。给你开几支注射液,吃点药,一周后你再来。”婆婆还是有些不放心,显然医生要继续看病了。我就让她等着,我去拿药。取药窗口人很多,我把卡递给一名女医师,就等着取药,等她一喊,我拿起药就走。坐电梯的时候,我看了看药,好像不对头,怎么是降血压的药?没有注射剂?上楼了就先让医生看看吧。结果医生说,你拿错了,赶快去换!我又急急忙忙下楼去取药窗口,结果里面的人说,你取的是别人的药,你没有听名字吗?医师赶快跑上去找你了。等了一会儿,一个医师下来劈头就问,你怎么没听名字呀?我说,是那个医师刷的卡,所以她递药我就接了,人这么多,听不清喊什么名字。这个医师又是一顿说,你这有注射剂,出事了怎么办呢,巴拉巴拉,一堆。
再次上楼,把药给了医生,在治疗室外面在等。内心一阵情绪上来了,委屈?生气?都有吧。加上工作上有些事情还没有完善,也有点压力。浮躁的情绪就上来了。我意识到后,把自己拉回到当下,做好当下。瞄一眼治疗室,婆婆像个小女孩坐着等医生来注射。我内心马上就平静下来了。
3
内心闪过一句古语“千里烧香,不如回家拜爹娘”。我们家里坐着的,明明就是一尊尊的佛嘛。在外有什么烦心事,回家看到佛,所有的情绪都被空掉了。
所以,家里最好的风水,体现在父母的脸上,体现在父母的身体上。自己妈是妈,婆婆也是妈,我们可以到敬老院献爱心,可以对网络上不认识的老人产生同情心,为什么不能把这份心就近献给自己的父母呢?
树欲静而风不止,子欲养而亲不待。道理我们都知道,运用到生活,就是父母和子女莫大的福气。
愿天下父母多安康!子女多陪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