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不久,我的一位高中同学去世了,乳腺癌。同学还不到40,女儿也才上小学,想来真叫人伤心。
同学在高校工作,据说压力很大。同学在世时,虽然年轻,却早早评上了副教授职称,当时也是让人羡慕不已。如今,她早早地离去,对她的羡慕变成了叹息。
同学是个外表柔弱,内心要强的人。高中时,我们同在一个文科班。当时,我们的数学都不太理想,我一次次崩溃,而同学却一直坚持。最终她的高考成绩比我优秀,读的大学也比我的强。毕业后,同学在高校工作。我们从此没再联系。但是,当我得知她去世的消息,我还是很伤心。我能想象出,工作后的她一定会很拼。不是说,很拼的人都会生病,但同学的病一定与她要强的个性有关。
记得,著名中医专家罗大伦博士在他的一篇文章中说过,我们可以努力变得更优秀,但我们一定要学会从容。罗博士分享了他当年在中央电视台录制节目的一个场景。当天,他对自己的录制节目非常不满意,走出录音间就抱怨自己做得不好。当时在场的曾仕强老师对他说说了一番话,让他醍醐灌顶。曾仕强老师的大意是:年轻人,你现在这么年轻就上了中央电视台,要是很完美,那以后还怎么进步。罗博士把他的这段经历分享出来,告诫我们,人生的路很长,我们一直在努力,但努力的同时,一定要保持一颗从容之心。
是的,无论什么时候,我们都要有一颗从容之心。我想到了成长中的孩子。他们就像一颗种子,有着自己的成长过程和规律。可是,太多的时候,我们这些成人,做家长的,包括很多老师都很心急,总喜欢揠苗助长,或者用力过猛。这种急功近利之下,很多孩子早早就显得老气横秋或者夭折。
我自己就是个内心不从容的人,也因此经常吃苦头。上个星期五,我参加孩子的期中考试分析会。本来,在去之前,我对孩子的成绩已经相当满意了,可是,到了会场,经老师一分析比较,我发现我的孩子与那些顶级优秀的孩子不起来还差得远。真的是自己的修行不够,内心不够淡定与从容,开了会后,我就忧心忡忡。在这种坏情绪的影响下,第二天(周六)早上,当我看到孩子迟迟不起床,起来后又懒散地躺在沙发上时,我终于忍不住对他发火,狠狠地说教了他一通。可是当我看到孩子垂头丧气的样子,我马上意识到了自己的错误。后来,我虽然向孩子道歉,与他和解,但是,一想到孩子当时的神情,我还是心痛不已,为我自己的冲动和急功近利。
写下这些,与自己共勉。努力的路上,一定要保持从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