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几日,大学班级群里突然出现这样一条消息:我是xxx妹妹,他于x月x日已离世。这突如其来的一句话让我顿时呆住了,久久没有缓过神来。
这件事让我想到去年国庆节前夕,我曾经一个高中同学也意外去世,当时的我正在为无法适应新生活而苦闷,整天怨天尤人,而听到了那个消息,让我心里很是压抑,想了很多很多。
很小很小的时候,家里太姥姥去世,记得爸妈把我留给爷爷奶奶照看,两个人身穿白衣就风尘仆仆地走了,又风尘仆仆地回来,让年幼的我感觉白色是一种恐怖的色彩。
随着年龄的增长,我对死亡的认识就是人老了才会死去,但我始终觉得我周围的亲人们还年轻,他们都会长命百岁,过年给长辈拜年的时候,说得最多的话就是希望他们能够福如东海寿比南山,打心底希望在自己能够有能力孝顺他们的时候他们都在。
而在我刚上大学的时候,姥爷因病离世,那一阶段的我,从来没有想过原来病魔这么可怕,可怕到随时带走一个人的生命。
记得在姥爷的葬礼上,送葬的人来来往往,我并没有多少时间去悲伤,反而是葬礼结束后,看着空荡荡的家,我才突然意识到,姥爷不在了,姥爷已经离开了我。亲人的离世让我对死亡产生一种畏惧感,原来它就在身边,随时会带走你所在乎的人。
时隔几年,死亡又一次距离我这么近,当知道我这个高中同学不在的消息时,我是不相信的,曾经那么开朗爱笑的女孩怎么会不在了呢?我当晚抱着手机查找有关她的一切消息,看着她的朋友圈、微博那么多积极向上的内容,始终是不敢相信这个消息,这可能是我第一次经历身边同龄人的死亡。
而前几天的经历再次让我明白,死亡与年龄无关,可能外出的一次郊游就与亲人阴阳两隔,可能很平常的一次上班期间就遭受意外,也可能隐藏在身体里的病魔将你打倒。
死亡像是噬人的恶魔一样悄悄潜伏在我们身边,等待我们对待生活松懈的时候扑上来,也或者突然迎面对我们开一个最糟糕的玩笑。
其实,这世间除了生死,其余都是小事,只要活着,有什么事情做不到呢?曾经的我总是抱怨自己不够幸运,可经历过这些事情告诉我:人能够好好地活着,就是最大的幸运了。
这几年在看望奶奶的时候,奶奶总是说,我过几年就要不在了,你们要照顾好自己。前几天和奶奶聊天,她一脸惆怅地说,为什么人老了就要死呢?我听了这些话真的很心酸,真的不敢去想以后,可除了多看望爷爷奶奶,陪他们聊聊天,发现自己什么都做不了。
因此,我们所能做的,真的只能是珍惜当下,珍惜当下的生活,珍惜当下的人和事。
一、少一些抱怨和矫情,多一些乐观和豁达
生活中很多人经常抱怨自己的不如意,工作进展不顺利,单位同事关系不好,家里父母太唠叨,小孩很烦人等等琐事。
从前的我也很喜欢去抱怨,觉得这只是我们发泄不良情绪的一个出口,不能总是憋在心里。
而现在的我认为,抱怨并不能解决任何问题,遇到不如意的事情,第一时间就想着去抱怨,去矫情,这样只会错过解决问题的最佳时机,下一次遇到同样的问题,仍然使事情得不到解决,只会将抱怨的事情堆积越来越多,使我们的负能量也越来越多。
面对不如意,能解决就去以乐观的态度去解决,不能解决就抱以豁达的态度坦然应对,这才是我们对待生活应有的态度。
二、少一些放纵和懈怠,多一些约束和自律
长期久坐不动、饮食不规律,频繁点外卖等不健康的生活方式让我们如同生活在温水中的青蛙,只觉得方便舒适就好,从而放纵自己,对生活中微小的不健康方式不以为然。
而实际上,这些生活方式正在成为我们身体健康的隐形杀手,看似微小的生活方式如果长期进行,就会造成巨大的危害。
为了我们的身体健康,为了让死亡远离我们,我们就要养成自律的生活习惯,坚持作息规律,坚持饮食健康,坚持运动锻炼,尽自己所能,告别放纵和懈怠,做一个自律的人。
三、少一些无意义的社交,多一些时间陪伴家人
日常生活中,我们总忙着工作,没有时间陪伴家人,而等到节假日的时候,盲目和一群自己不相熟的人喝酒吃饭,回到家倒头就睡,即使是过年期间的几天,也总是外出社交,而忽视了与家人的团聚。
那么我们具体能够有多少时间陪伴家人呢?就用父母举例吧!
网上有过这样一个计算公式:假如一年中有7天时间才能回家陪父母,那相处一天大约是11个小时,如果父母现在60岁,假设活到80岁,那我们实际和父母在一起的时间只有1540个小时,也就是64天。
当把模糊的时间量化之后,我们会发现能够陪伴家人的时间其实很短很短。因此,我们需要在有限的时间里多花一些时间去陪伴家人,不要总把等我有能力再去孝顺父母和长辈,等我有时间再去好好陪伴他们的话挂在嘴边。
时间等不了我们,亲爱的家人们也等不了我们,他们并没有对我们提出过什么过高的要求,而我们只要能够在自己的能力范围之内,去做好作为子女,作为晚辈应该做好的事情,珍惜与他们相处的时间就好。
人活着就是最大的幸运,遇到困难时,想一想自己已经拥有最大的幸运,还有什么过不去的坎呢?为自己,为家人,为朋友,为我们所在乎的人,珍惜当下生活中的每一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