折腾了1个月后,妞妞又走上了求学之路了。
妞妞是个很敏感的孩子,尤其希望一直粘在妈妈身上,甚至设想跟妈妈做成一个连体婴儿,她只长个头就行了。这孩子,奇思妙想中还有着荒唐。
因为妞妞这一段表现,再加上她曾在燕郊生活过一段时间,对学习环境的认可,使我们决定再次放手,让孩子成长。
妞妞第一次对我说有点后悔自己的曲折成长带给妈妈的困挠,可我帮她回忆都是她带给我的、我很享受的美妙时光。她的天真烂漫、她的大智若愚,只是在对某些问题的理解上还不太流畅。孩子总在成长,妈妈还是会耐心等待,尽管内心深处有点痛,可我是妈妈,是孩子的依靠,我不宽容谁宽容?我不体谅让谁体谅?相信在某个转弯处,孩子的灵魂会跟身体遇上。
我在李华老师《阅读让教师遇到更好的自己》中看到一个案例:好莱坞著名影星安吉丽娜·朱莉,同时也是慈善家、社会活动家,联合国儿童亲善大使。曾就读于著名的李·斯特拉斯伯格戏剧与电影研究所和纽约大学电影学院。1998到2000年朱莉连续三年凭借《乔治·华莱士》《吉娅》以及《移魂女郎》获得三次金球奖及两次艾美奖提名,以及第72届奥斯卡最佳女配角奖。2009年凭借《换子疑云》获得第81届奥斯卡最佳女主角提名。2013年获得第86届奥斯卡琼·赫肖尔特人道主义奖。2013年5月14日,安吉丽娜·朱莉在《纽约时报》发表《我的医疗选择》,引发全球性对乳腺癌的关注。就是这样一个在今天充满了正能量的女明星,因为灰暗的没有父爱母爱的童年,青春期严重叛逆,纹身,自虐,用疼痛来体会存在感,经常做出骇人听闻的行为。当她有一天在柬埔寨看见生活在贫困和危险中的儿童时,终于让自己释然,并开始走上收养孩子,关注公益,做慈善事业的道路。这个案例启示我,孩子内心纠结的痛苦可能比父母还要大,让妞妞释然的结点还没有出现,我只需耐心等待,精心陪伴,或许某一天某个场景某个事件,就会把孩子震撼。
没有孩子不可救药,像李华老师坚信的那样:“最后开的花,与最早开的花一样美丽”。成长的感觉在外人看来是一种芝麻开花节节高的喜悦,但是在自己看来是蛹虫化蝶的痛苦和小鸟破壳的挣扎。所以孩子在成长过程中有成长的幸福,也有成长的痛苦和挣扎。做为妈妈,我更该对这个敏感的孩子多一份理解和支持。
孩子,你不用在意自己的成长过程的曲折,不用在意给家人带来的困挠,你只需向阳而生,家就是你温暖的港湾,但你仍需寻找自己的天空,释放自己美丽。
太子小宝贝,你是上帝赐给我的瑰宝,让妈妈多了一份陪你在痛苦中成长的阅历。妈妈也相信:俺家妞妞也在努力地寻找自己的突破点,就在不远的地方,将会给我一个惊喜的转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