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老师久了,确实容易倦怠。日复一日的备课、上课、改作业、开会,很容易陷入自己固有的思维和行为路径中,恰如做一天和尚撞一天钟,完成本职工作就好,教学的理念和方式很有可能多年不见长进。
就拿英语学科试卷讲评来说。通常的思路就是学生统计错题,老师根据错题率由高到低按照不同板块逐题讲解,如果有必要的话就再稍微引申几个重点的词汇、句型或语法点,然后一节课就结束了。
这个思路一遵循,可能就是好几年,甚至几十年。但是这种方法是最高效的办法吗?显然不是。根据学习金字塔理论,这种讲授型的学习方式知识的留存率只有5%,而更高效的方法却难以得到有效实施。背后原因有很多。或许是因为教师并不认可讨论、实践、教授他人的学习效果,或许是因为此类学习活动更难实施评价,或许仅仅因为满堂灌是最容易备的课。或许因为学生习惯满堂灌,没有适应主动学习,没有体验到主动学习的学习效果。
那么,教师怎么才能打破根深蒂固的“统治课堂”理念,逐步适应“学生主体”“讲究效率”的新课改理念?《如何成为高效能教师》提供了一些独特视角。
1. 成功源自开学第一天
在开学第一天,就把和学生有关的教学事务和生活事务安排妥当,定下各种常规的应对办法,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和行为习惯,能够为学生的成功打下扎实基础。
倘若第一天让学生体验到了井然有序的班级管理和教学秩序,让学生充分体验学习过程并有获得感,后续学生就很有可能继续维持这种良好的“第一印象”,真正实现“好的开始是成功的一半”。
2. 做学生的“重要他人”
人生就是一个自证预言,学生的成功成才也是如此。对学生怀抱积极期待,相信他们可以,相信他们能够,他们就真得会成为你积极期待中的样子。
其次,着装职业。不是说要天天正装领带,而是要通过着装给学生传达一种信念:你尊重他们,你值得信赖,你十分专业。
此外,应大力鼓励学生的正向行为。只要是符合教学标准和德育目标的行为,赞赏行为本身,这样可以不断强化好的行为习惯。而针对不良行为,不要一味批评,要引导学生思考自己的问题行为视什么,为什么会出现这个问题行为,怎么样改进,并监督其逐渐改进,有了进步进行鼓励。
虽然到了高中阶段,不少学生的德智体美劳各方面的发展都基本成型,但是教师依旧可以发挥自己的作用,施加正向引导和鼓励,助力学生发展。倘若都觉得“学生不会听,说了也没用”,大概率学生会成为你期待的这个样子。
3. 抓好课堂组织与管理
高效的课堂组织与管理需要一系列课堂常规的落实。自我介绍、座位安排、点名签到、开始新课、成绩统计、课堂纪律,都要讲究章法,落到实处,才能切实提升效率。而这些环节往往也是相互影响的,开课的自我介绍和上课流程可以给学生吃一粒定心丸,合适的座位安排和讲究技巧的点名签到能确保课堂纪律,而这些都要通过成绩统计来体现学生的进步发展。
比如自我介绍时,可以适当秀秀自己的“丰功伟绩”,让学生信赖自己的专业实力;同时也可以偶尔透露一点个人爱好兴趣,拉近和学生的距离,增强人格魅力。但切不可和学生打成一片,师生距离太近,教师威严下降,教育学生效果就要打折扣。
4. 严格落实课堂流程
作者认为课堂流程是决定学生学习效果最为重要的因素。教师首先应明确课程任务和课程目标,整理好实现课程目标的方法和资源,进行必要的教学监控和课程评价,再采取对应的补救措施,从而实现高效课堂落地。
我们在实际教学中,很容易落入“水课”的烦恼中。课量太多,每天都有,怎么去把40分钟用完,配置什么练习或任务。作者指出,高效能教师瞄准的是依托课程标准设定的课程目标,而且提供脚手架支持(各种实现课程目标的课程资源和课程手段),这样才能真正培养核心能力和素养。
思考清楚每节课的课程目标,并确保学生有必要的练习和资源等手段去实现这些目标,学生能力的发展必将肉眼可见。
5. 重视职业发展
教师的职业发展应该受到重视。如果一个老师从入职开始就只是甘于做一个被动型的生存教师——我做这份工作就是养活自己而已,那么他很难成为一名卓越的教师。而只有卓越教师,才能获得最大的职业成就感和幸福感。
人们常将职业发展归结为新手教师——老教师——专家型教师的发展路径。而实际上,只有当教师励志成为高效能教师——成为教师领导者——他们才会竭尽全力不断学习,更新自我,超越自我,用无尽的智慧和长久的坚守捍卫教师这份职业的荣誉和价值。
当然,坚持至关重要。毕竟一万小时理论不是空穴来风,任何技能的习得都要大量系统的练习和反思精进。此外,学校营造出一种真正尊师重教的文化,而非停留在口头上,学校的最大资产——教师——才能不断增值,并收获真正的职业获得感和幸福感。
虽然教师只是一份平凡的工作,但是“人类灵魂的工程师”。教师唯有相信自己定能积极影响学生并创造独特价值,提高自己工作的科技含量和思维含量,才能培养出更加有用、有趣、有魂的后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