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信息化是指在教育领域(教育管理、教育教学和教育科研)全面深入地运用现代信息技术来促进教育改革与发展的过程,是国家信息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转变教育思想和观念,深化教育改革,促进教育发展,提高教育质量,培养创新人才具有深远意义,是实现教育跨越式发展的必然选择。
教育信息化有两层含义:一是把提高信息素养纳入教育目标,培养适应信息社会的人才;二是把信息技术手段有效应用于教学与科研,教学是教育领域的中心工作,教学信息化就是要使教学手段科技化、教育传播信息化、教学方式现代化,注重教育信息资源的开发和利用。本课题研究的主要是第二项内容。
从2011年起,三门峡市按照河南省部署共推进实施了三期“学前教育行动计划”,学前教育事业得到了快速的发展,主要表现在幼儿园数量大幅度增加,幼儿教师大幅度增加,毛入园率大幅度提高三个方面,基本满足了三门峡市人民群众“幼有所育”的需求。发展同时也带来一些突出问题:一是在幼儿园快速增加期间,造成幼儿教师供需矛盾凸显,选招幼儿教师入职门槛比较低;二是社会需求不同,各种托幼机构大量出现,一些举办的幼儿园办园条件相对较低;三是在幼儿园快速增加期间,政府投入不足,增加的主要是城市、农村的民办幼儿园,教师待遇较低,流动性较强。缺乏系统性的培训机会,民办幼儿园老师目前没有纳入教育部门的继续教育的管理。四是县域之间、城乡之间、公办与民办之间,园所之间发展高不均衡的现象比较严重。从上述问题中可以看出,幼儿教师专业发展远远落后于幼儿园的发展需求,幼儿园整体治理水平远远落后于幼儿园的发展需求,学前教育发展的高不均衡与人民群众对普恵优质幼儿园需求的矛盾,导致了“择园热”现象的出现和热议较多,这是学前教育事业快速发展带来的社会现实问题。其中最核心的是师资队伍的建设问题,整体有效提升幼儿教师综合素质是当前亟需解决的问题,满足人民群众对优质学前教育的需求,是本课题组要研究的课题。
根据北京大学编著的国家教师资格考试指导教材《综合素质(幼儿园)》和教育部2012年颁布的《幼儿园教师专业标准(试行)》,幼儿教师的综合素质主要包括职业理念、教育法律法规、教师职业道德规范、文化素养、基本能力、专业能力等六个方面。据此,课题组所研究的提升幼儿教师的综合素质主要是指这六个方面。
从2012年3月教育部发布的《教育信息化十年发展规划(2011-2020年)》到2018年4月教育部发布的《教育信息化2.0行动计划》,教育信息化对学前教育带来了深远的影响。根据课题组研究结果表明,利用教育信息化的己有成果,对幼儿教师综合素质进行提升,达到区域提升学前教育师资队伍整体水平,缩小县域之间、城乡之间、园所之间的差距,提高整体办园水平。建构起区域信息化幼儿教师综合素质提升模式。本课题组研究创建了三门峡市幼儿教师网络培训的提升应用模式,即“社群陪伴式培训提升模去”,根据模式建构加强虚拟社群空间培训学习的运营,线上线下、虚实结合,学习实践、紧密转换、全程陪伴、分享传播,从理论性和实践性两方面,分别阐述了通过该模式的网络培训实施过程前后幼儿教师综合素质发生的显著变化和取得的一系列研究成果。网络培训也彰显了其他培训无可比拟的三个特点:“低成本、大规模、高品质”,突显了“开放、共享、交互、协作、”的信息化特征,尤其是可复制性,极易推广。希望本课题的研究成果能为幼儿园和教育部门等提供有益的借鉴。
关键词:学前教育信息化;幼儿教师综合素质;提升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