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林悟道《金刚经》第十品 :庄严净土分 第五章
佛祖如来借须菩提与座下弟子渐已明白离相修行的具体修为后,趁热打铁的接着对须菩提说道:“须菩提!所以诸菩萨摩诃萨应该如此一心不乱,生清净心,不可住在色、声、香、触、法之上生心。否则便缚于六尘,妄念旋起,那里能清净呢?原来清净心(觉性)妙湛圆寂,本无所住,如明镜之前,物来悉照,物去即空,所以要无所住,就可以十分清静。”佛祖的意思就是佛果应从心中求,不应依物得。如果通过已受世俗污染的“六根”获得事物的“色、声、香、触、法”之表现,继而得出事物的“实情”,这是不对的,我们前面讲过,受污的六根本不清静,怎么能看清事物的本来面貌与实际情况,更不要说是隐含在事物内部的发展变化规律。所以佛祖如来说,应如是生清静心,就是断名、绝关系、除表这三种修为,目的就是要让修行者从内心得果,是思想与意识的进阶,不是名望、地位、外表的进阶。
生清静心,就是生菩提心,心清静了,自然菩提心就产生了。人是矛盾对立的统一体,心有清静心,也有妄念心,如果你心生清静,妄念自然消退,显现本我,回归本性,上乘佛法自然会展现出来,所以,前面佛祖如来说在燃灯师父那里并无法可得,法就在你心中,只是你现在的心已经被妄念所占居,通过修行,去除妄念,清静自然而来,怎么才能去除妄念,就是要不住相,怎样才算是不住相,那就是断名、绝关系、除表。
世间,能够让世人觉悟的,只有菩提正法;世间,能够让世人沉沦的,就是色、声、香、触、法,因为这六样是污染“六根”的元凶。菩萨摩诃萨,是上求佛法和下化众生的大圣人,上乘佛法是利已利他的佛法,在自我超脱的同时要度化众生,这是多么伟大的精神。佛教救世的责任,不是靠佛祖如来一人所能完成的,是需要众多佛家弟子一代一代的不懈努力,修行的目的不单是自我超脱,还要度化众生,所以要不断的努力修行,修得上乘佛法,才能更好履行佛教的责任,弘扬佛法的精神。
佛祖如来又问道:“须菩提!如果有人身大如须弥山王,你是认为此人的身体可大否?”须菩提回答道:“世尊!是很大,但还有比这更大,为什么这么说呢,因为此身虽大,可是有生有灭,终受轮回之苦,不能叫做大身。就如我师父从前所说非相之法身,乃是清净之本心,是真法身也,此身无相无住,怎么能是须弥山王所能比量的?清净心才是真正的大啊!” 佛祖如来在《金刚经》中常用须弥山或须弥山王来做比喻,表示一个事物大到极点,大到不能再大了。这里佛祖如来为“大”设定了佛法的概念,如须弥山王一样的大的身体,在世人眼里,在声闻小乘菩萨眼里已经是很大了,是一小世界的中心,可在佛祖如来眼里,须弥山王一样大的身体终会有界,并且会死去消亡,这并不是真正的大,真正大是人的清净之本心,这颗心可以包容一切,无憎无恶,无亲无疏,无远无近。
这是一个多大的心啊,在这颗心里,装着你看到的,你没有看到的,你听到的,你没有听到的,你能想到的,你所想不到的。佛祖如来,是想让我们拥有一颗“爱心”,也就是慈悲心,这颗心没有偏见,也没有主见,如明镜之前,物来悉照,物去即空,无相无住,自然清静。大,不是形象的大,是心要大,而这颗心是没有属性的,是无法定义的,因为没有喜欢与憎恶,所以它能包容一切。传统的辩证法在佛祖如来这里已经被超越,矛盾的对立统一体在佛法面前已经不存在了,事物的外在属性与表现都不存在,没有了好与坏、白与黑、大与小之分;人性返璞归真,好与坏的情绪、性格、秉性、态度也都不存在,存在的只有“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