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人请客,有些客人没来,主人很着急,说:“该来的还不来?”有些客人听到了,心想:“该来的没来,那我们是不该来的啰?”于是走了一大半。主人一看,便说:“怎么这些不该走的客人,反倒走了呢?”余下的客人一听,心想:“走了的是不该走的,那我们这些没走的倒是该走的了!”于是都走了。最后只有一个与他比较亲近的朋友,劝他说:“你说话前应该先考虑一下,否则说错了,就不容易收回来了。”主人急忙解释说:“我并不是叫他们走哇!”朋友听了说:“不是叫他们走,那就是叫我走了。”
这个人说话不准确,用了一个歧义的句子,“该……没……”,大家会想“不该……来(走)……”。
我陪Coco共读这个寓言故事时,问孩子,“如果你是主人,到时间了,有些客人还没来,你怎么办呢?”Coco说,打电话问问呗。我说,打电话问问别人到哪里了,比故事里的主人瞎着急要解决问题。
如果我们用别的话替代这句“该来的还不来?”怎样说呢。
Coco说她不知道。
我说,如果是我,我会说:到场的朋友们,真的很感谢你们都按时来了,还有些朋友也许是堵车了,请大家耐心等等哦。
如果开头第一句话说错了,走了一大半客人,那么赶快弥补。“刚刚我说错话了,有些朋友先回去了,我其实是希望他们都留下来,和你们一起来做客。”
如果前面都说错了,那么那个亲近的朋友好言相劝,我会说:“真的感谢你。我刚刚乱说话了,我不是叫他们走,而是希望他们留下来,和你一起做客。”
Coco说,这人不会说话。
我回答,我们平时生活中,也常会说些有歧义的话。比如昨晚我们在外面玩,我说:车在哪里。你爸说,我放在那边了。后来才知道,我说的是咱们的自行车,你爸说的是弟弟的玩具翻斗车。这就是说话不准确引起的歧义。
那怎么才能说话准确呢?
一、学会找出物体的特征,准确描述。
给大力买了个沙滩玩具系列,大力最爱的还是翻斗车。
晚上要睡觉了,大力说“翻斗车,妈妈拿。”
“好吧。”
“新的玩具翻斗车。”大力立刻跟上一句。
大力用新的玩具翻斗车和他原有的翻斗车做了区分,准确地表达了他所需要的东西。
早上陪他看《DK幼儿百科全书:我的第一套头脑体操书(玩具)》,有一页是沙坑里的工地车,大力指着一个车说“脏的”,我一看,车轮上有些沙子,他又指着另一个车说:“不脏的。”
这就是最基本的分类,找出不同点(特点),把一个(类)物体和另一个(类)区分出来。
因为大力表达准确,即使他只有20个月,我们大体上能理解他的意思,所以沟通比较顺畅,他也不容易发脾气。
二、说话要前后逻辑一致,不能前面和后面说的毫无关联,别人听的一头雾水,不知道你要表达什么。
日常说话中,孩子们常常要描述一件事情,比如分享今天遇到什么高兴的事,或是难过的事,这就需要说话的逻辑,如果逻辑不清楚,就表达不清。
Coco说,干妈骑车很坚持,并举了一个例子,干妈骑车的时候很开心,表情很放松,她说,骑车真好玩。
后面的例子是不能表示“骑车很坚持”这个特征的,这就是因果逻辑不对了。如果改成“干妈很爱骑车”就没有问题了。或是例子改一下,有一天刮大风,干妈都要去骑车,这就解释了干妈骑车很坚持这个特点。
逻辑关系除了因果关系,常见的还有并列关系、递进关系、转折关系、让步关系和假设关系等,在平时生活中,遇到类似的表述,我们就可以和孩子练一练。
三是有些时候要化繁就简,直接说你要达到的目的,再说原因。
Coco有次像我描述一件事,一会说家里发生了什么事情,一会儿又说弟弟怎样怎样,我没听懂她到底想干什么,最后她急了,直接就说,妈妈,你回来帮我买几个面包。
我马上说,你直接就说让我买面包就好。如果我不同意,你再说一下理由就行。一般情况下,说两个理由就够了,不用说太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