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读写|《论语》:每日自我反省,你可以做到的

原文

曾子曰:“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不信乎? 传不习乎?”

注释

1. 曾子:姓曾,名参,字子舆。曾皙之子,鲁国南武城(今山东枣庄附近)人。孔子弟子,比孔子小四十六岁,是孔门中最年少的弟子。

2. 省:检讨反省自己。

3. 传:老师传授的知识、学问。

译文

曾子说:“我每天再三地反省自己:为别人做事是不是尽心了?和朋友交往是不是守信用?老师传授的知识有没有复习?”

这段话是孔子弟子曾参的一句话,其核心就是自我反省。

儒家的学说非常重视反省,可以说反省是人的理性自觉达到一定高度后的产物。曾子提出了具体的反省内容:我们替别人做事有没有尽力啊?我们和朋友交往是不是很守信用呢?我们是不是只听老师传授知识,而自己不复习呢?

这些反省的内容都是曾子日常的主要工作,他的目的是进一步提高自己的工作质量,减少失误和纰漏。然而要做到这点却需要极高的自觉性和很大的勇气。

然而人很容易在纷繁复杂的人生旅途中失去自我:当我们稍有点成就时,会飘飘然不知自己为何许人也;遇到挫折和失败的时候,又会妄自菲薄,自怨自艾。

等到夜深人静,一切繁华和喧嚣都悄悄隐去,我们独自面对自己心灵的时候,才能正确地审视自己。

“静坐常思己过”,今天哪些事做对了?对在哪里?哪些事做错了?错在何处? 人生的成功和失败往往在于那些被我们所忽视的细小的环节上,而只有当大脑处于相对冷静的状态时,才能明察秋毫。

人们需要反省是基于以下两个因素:一是主观原因,每个人都不是十全十美的,人总是在个性和智慧方面存在着种种不足和缺陷。二是客观原因,我们都生活在现实中,别人的言论和判断都可能对你产生影响,导致你的行为可能出现错误。想脱颖而出成为优秀的人物,就必须时刻反省自己。

听曾仕强讲《易经》,刚好讲到天人合一,其中讲到修身与自处,他说人要先安好自己的心;内观自己,找回良心;人生就是自作自受,要对自己的选择负责;尽人事,听天命,在许可范围内全力以赴。

在改变世界之前先改变自己,严于律己,每天留20分钟复盘自省。知足守分,不妄求;节制欲望,适可而止;先了解自己的分在哪里,不越界;优点也是缺点,缺点也可能是优点,要因时调整;慎独,走自己的路,不盲目比较。

他说每天晚上要留一点时间给自己,反省这一天所做的事情,这个时候才是你真正的自己。因为白天你一直在忙碌和喧嚣当中,只有夜晚独自面对自己时,反省的才是真正的自己。

我在抄写这段话时,有人提出疑问,现在还有人在反省自己吗?我觉得应该有,而且不在少数,只是这些人不会张扬,只是默默在做而已。因为你看到他们每天都在进步,就知道他们会时时反省自己,找到自己的不足,力求越来越好。

手抄记录

最后编辑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社区内容提示】社区部分内容疑似由AI辅助生成,浏览时请结合常识与多方信息审慎甄别。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禁止转载,如需转载请通过简信或评论联系作者。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