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百天读书day104 《枪炮、病菌和钢铁》第六章 种田还是不种田

以前地球上所有的人都以狩错采集为生。为什么他们中竟有人会选定粮食生产呢?为什么在选定粮食生产的时间上也是不一致的?

首先必须消除关于粮食生产起源的几个错误观念。

1.粮食生产是发现的,或发明的,但实际情况并非如此。从事粮食生产还是狩猎采集,这中间甚至不存在有意识的选择。粮食生产是逐步形成的。

2.在到处流浪的狩猎采集族群与定居的粮食生产者之间必定是界线分明的。事实上狩猎采集族群有已经定居下来,但从未成为粮食生产者。粮食生产者中也有流动的群体。

其次,粮食生产就是由狩猎采集族群发端于前,然后进一步发展起来的。并不是所有必要的技术都是在短时间内发展起来的,并不是所有在某一地区最后驯化的野生动植物都是同是驯化的。这种转变是逐步实现的。

其根本原因是,粮食生产制度的渐次形成乃是许多关于时间和劳力分配的不同决定积累的结果。比如追求最大的回报、最小的风险、声望、文化偏好等影响因素的影响。

每个大陆上的农民是不可能有意识地去选择农业的。粮食生产一旦出现,邻近的狩猎采集族群就能看到粮食生产的结果,从而作出有意识的决定。

在某些情况下,几乎是全盘接受了邻近的粮食生产制度。在另一些情况下,他们只选择其中的某些成分;还有一些情况下,他们则是完全拒绝粮食生产,而继续做以狩猎采集为生的人。

一种粮食生产制度也可以逐渐转换为另一种粮食生产制度。

是什么因素使竞争优势不属于狩猎采集而属于粮食生产?

1.获得野生食物的可能性减少了。

2.获得可驯化野生植物的可能性增加了,对植物进行驯化的做法可以得到较大的好处。

3.对野生粮食的收集、加工和磨盘贮藏的技术长期发展。

4.人口密度的增加和粮食生产出现这两者之间的相互关系。人口密度的增加与粮食生产形成一个正反馈的循环。

最后编辑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

  • 这么近 那么远
    艾普肉阅读 799评论 0 0
  • 【本文目录】【上一章】 李娅君一个人回到家里,又不自觉地拿出红酒来自己喝,放在茶几上的手机突然震动了一下,她慵懒着...
    乐从心阅读 4,430评论 6 10
  • 大学已经修行了将近一半了,每天都在复制粘贴着昨天的生活,三点一线式的生活方式令所谓的青春都变成了饭菜里的老干妈,热...
    菜花不是花啊阅读 4,898评论 12 16
  • 那一晚,阿坤正和女朋友逛街,突然接到一个电话,说公司有一个紧急的会议,要求他必须连夜赶往。 “不吃一口饭吗?”...
    _AshMessenger阅读 2,286评论 0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