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春节了。昨天力图问我:“你回家过节准备给家人的手信买好了吗?”
手信这个词,我也是来广东后才听说的。其实就是礼物。
我说:“没有买,也不准备买。”
她说:“为什么呀?过节不都喜欢收手信吗?”
我的家人就不喜欢手信。
还记得当年在唐山读大学,春节回家路上,我看同学都买点特产带回家里给家人尝尝,也就脑袋一热给家里买了一盒蜂蜜麻糖。
家人倒也挺高兴,说既然是特产那就大年晚上再打开尝尝。结果是家人从初二数落我到十五。直到我返校也还嘱咐我别再乱买东西。初一那天没有骂我,是因为过年,可是躲得过初一躲不过十五呀!我那个伤心。
其实也不怪家人,那个特产实在难吃。粘粘的一片上带着点不正经的糖,甜不是甜,脆又不脆,反正是家人各吃一小片后就不再动过。
扔了吧,怪可惜了的。毕竟那是我从唐山高价买回来的,一盒五十元呢!要知道我哥当时一个月的工资也就二百元。不扔吧,实在没人吃。后来干脆喂狗。
我不是说这特产不好,也许我买到了假货也未可知,反正我到现在没有再吃过所谓的麻糖。
买手信这事,其实是个不太靠谱的事。先不说北方人不一定吃得惯,在特定时节买还贵得要死。我在广州买过一次鸡仔饼回家,可是家里人同样吃不惯那种咸中带甜的味道:“要么咸,要么甜,掺和在一起算什么东西!下次可别买什么东西了。家里什么都不缺。”
也确实,现在物流这么发达,当天发当天到也不足为奇。这样条件下如果什么东西还是特产,多数是别的地方吃不惯的东西。
比方说粽子,北方的粽子就是糯米加几个枣,如果是凉的,吃起来清甜粘,味道很好。可南方的粽子就不一样了,居然还有蛋黄的,还的肉的。我来广州十年了粽子也就吃过一次。
再比方说北方的包子。记忆中也就是菜馅或者菜加肉馅的。可南方也喜欢弄成甜味的,叉烧包好像就有这种甜味,在北方是没有市场的。
有这样大的差异,我买回去了家人也不爱吃,我还得叮铃当啷地拎回去,这不是给自己找事,给家人添堵吗?
当然,我不买手信,还有另外一个原因:我不会买东西。
小时候,尤其当我大姨家两个表哥都考上大学(一个师专,一个清华),要强的妈妈就希望我们也考上好大学,于是学习之外的事都被她包了。
什么东西也没买过,自然就不会买东西。具体表现为一不会挑选,二不会砍价。
小时候最幸福也最痛苦的事就是和妈妈一起赶集买东西。幸福是一定赶不上回去吃饭,所以可以在外边吃点好吃的,痛苦是我得陪妈妈把整个集逛上几遍。
当时是没有手机的,想看书妈妈也不让带。用她的话说,平常都不好好看书,这时候充什么用功的呀!于是我只能陪妈妈看遍市场上所有的东西,再挑挑拣拣多半天买上一两件。当食物随着年龄的长大不再有诱惑力的时候,你就能想象出我一听说要赶集买东西时候的痛苦了。
于是我十分烦买东西。我自己买东西几乎是不挑的,走进最近的一个店,看准,问价,给钱,走人。
这样买东西,免不了又是一顿数落。我都对买东西有阴影了。
再后来就只买自己看着顺眼的。至于是否适合别人,我往往考虑不到。上初中的时候,我曾买过一条男式围巾送给一个女生当生日礼物!用现在流行的话叫做:好尴尬呀!
可是又有什么办法呢?谁叫我一直不喜欢购物呢!
我还做过一个更二的事。上大学的时候陪一个女孩子看电影出来,她说要逛街。没办法,硬着头皮去吧。人家买衣服的时候还让我给参谋,天啊!我随意看了一眼就指着一件说这个不错。结果人家就穿过那一次。后来有同学来看我们,她直接把衣服送人了。
要命的是那个同学也看不上,不好意思拂她的面子,对我却老实不客气,把衣服甩给我就走了。两个都不要,我只好拿回家。
还是我妈识货,拿剪刀把衣服剪成布条做了个拖把!
一不愿买,二不会买,三买一回受一回打击,我怎么会让悲剧重演,买手信回家,让自己再难受呢?
力图听得都笑岔气了,说:“我算明白为什么德才哥不爱逛街了,原来你们男的不逛街,都是有原因的。”
没错,手信事小,辛苦事大呀!